时间:2024/1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粤剧传承出少年,南国红豆发新芽。10月29日下午,由广州市教育局、广东粤剧院主办的“粤剧进校园”广州市中小学高水平团队粤剧交流展演,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举行。展演由广东音像出版社全程直播。进一步推动粤剧文化的传承发展《杨门女将·探谷》《拾玉镯》《小放牛》《游湖》《红色娘子军》……当天,广州市15所中小学的学生带来了16个各具风格的精彩节目,他们带着从粤剧老师那里学到的粤剧表演身段、把子、毯子功、唱功等本领来登上舞台,展示了粤剧艺术的无限魅力。《担凳仔睇大戏》展演单位: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据悉,年起,广东粤剧院为广州市南海中学、广州市番禺区傍江东小学、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广州市越秀区执信南路小学、广州市天荣中学、广州市真光中学6所中小学开展约课时的粤剧培训课程。广东粤剧院为此成立专项工作组,组建专业师资团队,团队以一级演员郭建华、刘建科、黄春强、冼鉴棠,戏曲表演专业副教授黄燕等粤剧名家为专业课程带头人,积极探索建设健全美育课程体系,从6所中小学校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并配备优秀的专业教师团队超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杨门女将》之“探谷”展演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傍江东小学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曾小敏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青少年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推动粤剧文化的推广普及、传承发展。”“今天的展演,不仅仅是粤剧进校园培训的验收,是展示,更是未来深化粤剧普及的新起点。”曾小敏说。《岭南英才传绣·跷》展演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罗边小学在戏曲表演专业副教授黄燕看来,教小学生学粤剧需要细心、耐心、爱心。“有好的苗子,我们会建议他去少年宫继续学,学得好就会建议他去考粤剧学校。但我们主要的方向是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未来的粤剧观众。”她认为,戏曲的剧本、唱词很有文学性,能提升孩子的文学修养,练功要唱要跳还要刻画人物,“是非常综合的艺术,对孩子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大有好处。”《拾玉镯》展演单位: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学生心中种下了粤剧的种子西关培正小学四年级学生罗伟铭在《担凳仔睇大戏中》出演张飞,上台前在后台化妆,需要勒头,他都疼哭了,但是一上台马上精神抖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我学习粤剧一年多了,和同学们一起演出,要有责任感,把自己的角色演好。”他喜欢张飞的正义、侠义、勇猛。《桥》展演单位:广州市越秀区大南路小学广州市番禺区傍江东小学的学生演出的《杨门女将·探谷》。饰演穆桂英的叶芷晴在后台勒头时也疼哭了,“但是一上场听到音乐马上就振作起来了,认真地演完这12分钟,吸足了气再唱。学粤剧让我有很强的意志力,通过学习也让我比别人唱得要好一些。”《游湖》展演单位:广州市从化区神岗中学叶芷晴今年上六年级,是班长兼数学科代表,“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外婆喜欢听粤剧,我从小就跟着一起听。上了学能学习粤剧太开心了。”叶芷晴唱粤剧也带动了身边的小朋友,“我的表妹也很喜欢听。”《小放牛》展演单位: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小学据广州市番禺区傍江东小学的简少芬校长介绍,“我们学校的民乐很有特色,有个人,学粤剧的学生有近60人,现在就是民乐团的学生给学粤剧的学生伴奏。广东粤剧院的老师来指导,一周一次,每次2个小时。在学校制造了很好的文化氛围。”在她看来,“学粤剧的学生品德、学习、体育都很好,因为学粤剧很辛苦,有意志力才能坚持下来,我们从一二年级就开始选人,怕辛苦是坚持不了的。”《抗金兵》之“计议”展演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水荫路小学广州市天荣中学的学生带来的是原创作品《国士与名医》,讲述林则徐和名医王泽邦探寻中华民族未来的故事。天荣中学的音乐老师、粤剧社创始人李凯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戏,12个女孩出全女班扮演台上12个男性角色,很有特色。希望通过排练这个剧,让学生知道这段历史,同时感受粤剧的魅力,通过唱腔表现人物的性格。”《国士与名医》展演单位:广州市天荣中学李凯茵是广州人,小时候学过粤剧。“曾经也抗拒,后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发现了粤剧的美。年进天荣中学就创办了粤剧社,这也是天河区的中学组建的第一个粤剧社团。我想通过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发现粤剧的美。省粤剧院年10月开始指导我们,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水平,加深了对粤剧的认识。”让李凯茵欣慰的是,有些学生毕业了还想回粤剧社玩,“粤剧的种子是真正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粤曲小调表演唱《喜登长城》《春日郊游》展演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执信南路小学初三学生张莉昕饰演林则徐,初二学生袁雅宜饰演王泽邦。“在学校学了两年粤剧,排练这个剧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非遗’粤剧有了更多的认识,希望我们能为粤剧的传承尽一分力量。”张莉昕表示。《大闹西游》展演单位:广州市白云区同和小学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粤剧交流展演活动是广州市中小学高水平团队粤剧教学整体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代表了我市粤剧项目的最高水平,展示了粤剧新生代的魅力。”接下来,广州市教育局将继续推进粤剧进校园活动,让更多师生感受和体验到粤剧文化的魅力,让其成为校园的常态,全面提升师生优雅的生活情操。《红色娘子军》展演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游园惊梦》片段展演单位:从化希贤小学《穆桂英》之“探谷”展演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穆桂英大战洪州》之“上征途”展演单位:广州市南海中学《江姐·绣红旗》展演单位: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学粤剧带来了什么?听《国士与名医》的两位主演说——00:41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记者张素芹图/通讯员吴文昱、薛才焕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记者张素芹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