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门诊时间 https://m.39.net/pf/a_9392527.html 大家都知道,是史上最难入学年,家长们近期都很忧愁。 像这种情况,6年后小升初,对口中学能扩几个班?9年后中考,全市的普通高中录取人数,又能多招几个呢? 丨最新数据,年户籍出生少了7.6万人 别的不说,就拿今年中考来讲,也就比去年多了1.3万考生,就已经让人无从下手了。 我有朋友,家里有娃今年中考,愁得很久睡不好觉,说模拟考没分数,志愿不知道怎么填。(猜猜哪个区) 唉,愁归愁,今天,名额分配的名单也出来了。朋友说,看了要哭 因为考生多了,招生不变,指标比例,疯狂下降!(注意“下降”这个关键词,后面会考) 年全市提供名额分配计划个,年是个,仅增加个;对比下中考人数规模,你就知道,普高的扩招不能抱太大希望。 所谓名额分配,就是说,中考第一批是自主招生,第二批是名额分配,第三批是统招,也就是分数为王。 那名额分配,就是省市区属高中把自己50%的招生计划,都通过名额方式分给自己区的学生(省市属是全市),只看校内排名,排前即可通过第二批上高中,不用等第三批。 丨各区名额分配完整名单示意图 看完这份名单,我也有几个小小发现,跟大家分享一下: 1)今年,论通过指标上高中的容易程度排名: 番禺、荔湾、从化是第一档; 越秀、花都、白云、海珠、天河、增城是第二档; 黄埔、南沙是第三档。 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比如在番禺、荔湾,10个人里面有3.5个人可以拿指标;但在黄埔、南沙,10个人里面不到2个人能拿指标。 2)今年,论指标率下跌程度,荔湾最猛,从41.8%到34.5%,跌出第一名宝座; 然后是番禺,从39.9%下跌到35.7%,但因为荔湾跌更多,所以番禺以1.2%的微弱优势居全市之首; 其次是从化,跌了3.5%,也不算少,但由于基数高,目前也是全市名额分配指标率三甲; 其他区的跌幅,基本稳定在2%左右,变化最小的反而是黄埔,仅有1.3%。这个也跟黄埔的人群结构有关,新居民的孩子基本都集中在小学阶段。 大家可以发现,即便前三甲都跌得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比黄埔、南沙这两个新区来得高。 教育是现在进行时,如果娃很快面临中考,建议不要博。 3)三年对比来看,增城的指标率下跌最猛,从43.95%到25%,整整少了18.95%;其次是白云,从41.2%到26.8%,少了14.4%;接着是荔湾,少了12.4%。 4)今年,考生人数最多依然是番禺,1.3万人,如果没有仲元、象贤、番中这几个巨无霸高中,番禺学子很难过。 其次,越秀、白云、天河、增城人数都不少,左右,妥妥的大区; 不过,论指标考生人数变化,这几年来,增城增加人数最多,从到,翻了近一倍;其次是白云、花都、番禺、增加了多号人。 很有意思的是,从化不增反减,年还有人,今年只剩下了。 看完整体分析,我也帮大家单独列了各区的变化。 比如天河区年名额考生人,今年人,多了人。 省市名额从增加到,多了37人; 区属名额从到,多了人; 指标率从30.4%到25.33%,跌了5.07%; 越秀区年名额考生人,今年人,多了人。 省市名额从到,少了14人; 区属名额从到,多了人; 指标率从30.7%到29.8%,跌了0.9%; 海珠区年名额考生人,今年人,多了人。 省市名额从增加到,多了16人; 区属名额从到,多了人; 指标率从24.8%到25.36%,反而涨了0.56%; 荔湾区年名额考生4人,今年人,多了人。 省市名额从增加到,多了45人; 区属名额从到,多了84人; 指标率从46.9%到34.5%,跌了12.4%; 白云区年名额考生人,今年人,多了人。 省市名额从增加到,多了99人; 区属名额从到,多了人; 指标率从41.2%到26.8%,跌了14.4%; 黄埔区年名额考生人,今年人,多了2人。 省市名额从增加到,多了59人; 区属名额从到,多了人; 指标率从21.3%到19.4%,跌了1.9%; 番禺区年名额考生人,今年人,多了人。 省市名额从增加到,多了49人; 区属名额从到,多了人; 指标率35.7%不变,很牛; 花都区年名额考生人,今年人,多了人。 省市名额从增加到,多了人; 区属名额从到,多了人; 指标率从32.2%到26.89%,跌了5.31%; 南沙区年名额考生人,今年人,多了人。 省市名额从增加到,多了58人; 区属名额从增加到,多了人; 指标率从20.46%到16.9%,跌了3.56%; 增城区年名额考生人,今年人,多了人。 省市名额从增加到,多了人; 区属名额从到,多了19人; 指标率从43.95%到25%,跌了18.95%; 从化区年名额考生人,今年人,少了77人。 省市名额从到,少了38人; 区属名额从到,多了人; 指标率从20.9%到31.9%,增加了11%; 综上,大家可以看到,高中的招生计划,真的增加不多,未来几年,指标率或许会进一步降低。 不过,像黄埔、南沙还有几家没来得及纳入指标批的学校,比如北师大,广实;南沙的二中天元,华师附,广大附,会一定程度上解渴黄埔、南沙。 即便如此,全市来看,普高分流,数字太美,不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