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周日组织街拍时间,今天,年8月20日,我们走进从化宣星村。 说到这个村,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最起码它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一听说它在从化温泉镇,就有种“哦,温泉镇我知道”的熟悉感,然后,还是要去找度娘:宣星村位于从化市温泉镇中西部,G国道旁。面积约5平方公理,辖下有6个经济社,总人口多人。宣星村委会距离市区10公里,离温泉镇政府2公里,村委集体经济较差,村民以种植荔枝、蔬果、外出务工、农家乐旅游收入为主。宣星村荣获全国首个“中国红色旅游文化村”称号。 一切看来如此平淡,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这样一个村落呢?仅仅是因为它是全国首个“中国红色旅游文化村”?为什么它能成为中国首个红色旅游文化村?问题越积越多,不亲自走一趟,看来会一直处于无解状态。 1访古:游宣星古村到了宣星村,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村委会旁边大大的“宣星运动谷”字样,这又是一个什么梗? 其实很简单,喜欢骑车休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里的流溪绿道——广州的2号绿道。自行车径由原来的机耕路改造而成,刚好把整个村子环绕起来,骑上一圈,就能把宣星村浏览一遍。 宣星镇四面环山,碧绿的流溪河从村边缓缓流过。散文家杨朔在《荔枝蜜》中这样描写流溪河畔风光:“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因此,这里的天也很蓝。这环村的山中,有座云台山,度娘说:它是解放广州的最后一场战斗——云台山战役所在地。年10月,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进入广东,其中在解放广州的过程中,师团作为先遣团在当地游击队和群众的向导下从山路抄近追歼败退的敌军,并在云台山追堵敌军大部队,用猛烈炮火围击敌人登山,歼灭敌人,完成了解放广州的光荣任务。 直到进了古村,见到了宣星村中轴点——刘氏宗祠(感谢从化摄影协会影友科普:宣星村有刘、卢两大姓,上图中的孔桥即为两姓分界线)。我方才明白过来,我们是为追寻村中的历史而来。 推开刘氏宗祠的大门,也就推开了厚重的历史——宣星村创始人是汉高祖刘邦之七十世孙刘玮,为躲避元末明初的战略,从江苏徐州一带与众多南迁者一样,渡江进入江西,跨越五岭到达广东,在南雄珠玑巷安身,而后因北方大批难民涌入,改迁广州高第街,后又迁至罗岗,最后在从化温泉镇宣坑落脚。大多宗祠门口的门将都是手绘画,而这里的,却是立体感极强的木雕,很是特别。 也就是说,宣星村始建于元末明初,从明朝年建国至今,算下来,这个村也有多年历史了。 刘氏宗祠始建于清初,整个祠堂为悬山顶式,灰塑龙船脊两端施燕尾,门前还存放着光绪年间御赐石刻(我忘了拍,我忘了拍)。 宗祠供桌上的荔枝浸润在厚重的历史间,也很快自然风干,与这里的古韵融为一体。这也说明,刘氏后人虽大多迁居城市,但仍时常回来缅怀先人,起码在不久的荔枝成熟时还回来过。 青砖白墙缝和木格窗带出古朴的韵味。 刘氏宗祠旁边,是邦时公祠。邦时公祠的始建时间不详,但门口两面墙壁上的文字,每一个似乎都藏着众多欲说还休的故事。 走进村中,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数百年来的古朴气息挥之难散。 与其他古村落不同的,宣星村的布局很特别:村中古屋不大,采用围拢式临水而建,外立面乍看像一个有很多门口的长城墙, 城墙上开了很多门,隔一两个门口就是一条巷子 巷子与巷子间是相连的。可以想见,这里没荒废之前,居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其乐融融:每天抬头见几回,低头还能见几回。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不是直线,而是四通八达的巷道。 村里有口老井,还有故事:抗战时期,村里一位烈女抱着日本鬼子跳井同归于尽,后人为了纪念她的贞烈,取名为“烈女井”。 旁边的卢姓古建筑上,也同样留存着一段历史。岁月让红五星和“为人民服务”变得斑驳,但依然能辨。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汉高祖及其状元后人,曾经热闹的宣星村,到如今人去楼空。沧海桑田的变迁,与这残垣断壁构成撕裂式天空,让我感叹历史厚重的同时,也感慨世事的多变。 世事再多变,也无法改变滚滚向前的历史年轮。从古村出来,我们也就走出了历史,回到现在,去旁边的龙岗趁“墟”(中国南方如湘﹑赣﹑闽﹑粤等地区乡村赶集的日子)。 2探今:趁龙岗“墟”龙岗是温泉镇的一个墟镇村。南方民间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墟日到了,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把城里的商品运到墟场高声叫卖。各乡镇的墟日有不同的日子,一般有“一四七”墟、“二五八”墟、“三六九”墟”。刚进“墟”,就见这位大哥拿着N多只鸡出来,边走边乐呵:这里的鸡很便宜。 又是一个大有收获的家庭。 老奶奶卖自家种的瓜果,还出售用树及树皮雕的一些小玩意。 我觉得,这龟雕得挺神似。 摩托车是本地人常用的交通工具。 但也可见到汽车界的新网红——租赁电动车的身影。 这里有卖手工编织竹制品的, 也有卖老鼠药的 还有卖水烟筒(水烟袋和水烟筒都是通过袋和筒里的清水,用嘴吸,使里面产生负压,而使烟气通过水吸入口中的,吸食时发出“咕……咕”的声音,真可谓“烟波浩淼最难求”)的。这让我想起了外公,印象中,他总是喜欢蹲着,即便是在椅子上,一手捧一根大火烟,另一手拿着枝点烟的香。 当然还少不了卖农具的。 这里最常见的称重工具是“称” 也还能见到“时装”店和“理发室” 总体来说,物质丰富了,人们的选择也更多了。 年青人的选择更多了,村里却只剩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孩子。 上图这位婆婆90多了,耳目依然聪明,笑容依然灿烂,住在村委会旁的安居房里,慢慢地给我们讲述打小逃日本鬼仔的往昔,思路清晰,脉落分明。 我在宣星古村也遇到了一对新居民,但他们也已经不年轻了。所以,不要问我这里好不好玩,每每走进散落各地的古村落,或慨叹其被遗弃的命运,或惋惜其今日之破败,实在找不出太多有趣的地方。 或许宣星村会是个例外。因为这里有美丽的国道,有清山绿水好空气暖温泉,每年三月前后还有盛开的桃花。 来的时间再不对,你还有一个选择,找个地方好好品尝从化美食。如上图这家店。 没收广告费也要推荐,许是被一塘的荷香熏傻了。 或是被满桌美食诱惑了。接下来,隆重推荐宣星村美食,对,你没看错,是宣星村美食,而不是从化美食—— 宣星村独有的红身豆腐(上图由影友 浪子提供,在此感谢)。吃时,一直觉得奇怪,今天趁“墟”时见到的豆腐都是白的,就没见过这种红身豆腐呀。现在慢慢写来方才醒悟:今天趁的是龙岗墟,而它,只会出现在宣星村。 最后,提醒一下有意前往的朋友们,宣星村虽然位于鼎鼎大名的温泉镇,但并不好找。有车族或许方便些,跟导航走即可;无车族却要颇费一翻周折。庆幸我们是个有组织的队伍,在此特别鸣谢云手大哥接送我们往来于两地之间。现奉上宣星村交通路线:1、自驾:广州市中心出发-机场高速-大广高速-环市东路-温泉大道-宣星村(约75公里/时程1小时20分钟) 2、乘车:广从各专线-从化汽车站-从化4路宣星路口站下车(全程约两小时) 特别鸣谢:组织此次活动 从化摄影协会成员带路并热情款待 本文完 更多精彩,欢迎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