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2/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做强美“荔”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异地采访走进广东从化

■海垦融媒体中心记者余美君

春暖花开,姹紫嫣红。早春二月,广州从化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温室大棚中,蝴蝶兰和红掌开得灿烂;天适樱花悠乐园里樱花簇新、游人如织。

广州市从化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窗口。作为广州市的农业农村大区,近年来,从化聚焦乡村振兴,锚定建设全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目标,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要求,大力推动当地荔枝、花卉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从化品牌”,在广州探索超大城市的乡村振兴路上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近日,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组织全国近30家涉农媒体代表和一线从业人员来到广州从化,调研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天适樱花悠乐园、从化荔枝文化博览园等,以从化切口探寻广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科技赋能走“花路”广州素有“花城”的美誉,是重要的花卉产销集散地之一。走进从化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自动化的温光湿控设备“科技感”十足,广州市第一个“国字号”现代农业产业园便坐落于此。该产业园实施主体广州花卉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主要致力于红掌、观赏凤梨、兰花等高档盆花的创新培育与研发示范推广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4项,拥有自主培育通过审(评)定的红掌等花卉新品种66个。用好市财政奖补资金,大力改造水电路网等一批基础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招商引资……得益于政策支持等因素,从化吸引了一批花卉科研机构在此集聚发展,已进驻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环境园艺研究所等机构。一个个第一的成绩和一张张国家级省级的授牌展现出了从化花卉产业的发展实力。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以花卉业为主导的特色乡村小镇从化西和小镇核心区5平方公里,每年产值约8.5亿元,当地农民人均收入从年底的2.1万元增长到年底的3.8万元。强链补链提效益从化荔枝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荔枝重要产区和著名的荔枝之乡,也是目前广州市荔枝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化凭借一颗荔枝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食客,从化桂味荔枝的价格曾高达每斤百元。年前后,从海南、广东到广西逐步形成了岭南荔枝产区。量大从优,随着市场上涌现出更多优质荔枝,从化荔枝的价格便开始下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就了从化荔枝的美味基因。但如何把农产品买出效益,卖出品牌?从化从强链补链破题。荔枝大门、荔枝装饰,来到从化荔枝文化博览园,随处可见红火的荔枝元素。“从化荔枝文化博览园是从化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要展示窗口。”博览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博览园致力于打造“一库两园三平台”,即荔枝产业优质种质资源库,荔枝科技创新产业园、5G智慧荔枝园,现代荔枝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平台、荔农致富创业指导培训平台、从化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向外界全方位展示从化荔枝的高品质。“我们引进了多个品种的荔枝树,并且在5G、AI、区块链技术等基础上进行荔枝智慧化生产示范应用。实现荔枝种植数字化、管理科学化,提高荔枝园喷药、施肥、土壤耕作改良等管护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荔博园负责人李树峰介绍道。随着种植、加工、营销能力的不断提升,从化荔枝进一步打出了品牌,打响了市场,荔枝产品远销加拿大、美国、泰国等国家,逐渐成为了广州出口的主要特色水果之一。农旅融合产业兴如云似霞的樱花,绿意葱茏的树木,构成了从化美不胜收的春日美景。位于从化区城郊街西和村的樱花悠乐园,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慕名前来赏花。依托花卉产业发展,从化花卉产业园打造了多个国家3A级景区、省级特色小镇等网红打卡点,花旅融合项目渐成时尚,带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年,产业园区接待游客超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8亿元。“特色小镇是从化乡村振兴‘法宝’。”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年提出特色小镇发展战略至今,从化在全区陆续谋划布局了20个特色小镇,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形成了一个个乡村旅游景区集群。如今,一批特色小镇不仅成了“网红”景点,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消费,更带来了从都国际论坛、全国民宿大会和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等国际国内高端活动,注入了发展新活力。百花齐放,美“荔”无限。“十四五”期间,从化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带等为重点抓手,通过发展都市农业,有效推动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大湾区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提质增效,力争形成国际化大都市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声明:转载或者引用本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