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2/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3月19日,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站“牛哥驿站”在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凤岐柠檬专业合作社落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牛哥驿站”将从品种选育、病害防治、标准制定、人才培训、品牌打造和产品销售等方面对当地农民进行全方位帮扶。“从化有多个专业合作社、近多个家庭农场、多个大型种养殖户,继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园后,这些群体是我们接下来的服务重点,‘牛哥驿站’正是其中的一个举措。”从化区副区长谢青梅说,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上才是实实在在的科技惠农,“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正是有效的办法,华南农业大学自去年8月以来就有50多个教授团队深入从化进行科技帮扶。“有些技术问题是我们农民突破不了的,只能看天吃饭。”得知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服务团队到来后,广州金晖火龙果场的何国辉慕名前来求助。他在从化有个约亩的火龙果场,因长期种植近来开始出现炭疽病、溃疡病的问题,尝试了多种方法不能根除后,他请教了专家服务团队才得知,其遇到的火龙果病害应以防为主,把精力放在后期治病则会收效甚微。“之前我们就像‘没有拐杖的盲人’。”何国辉相信,在专家服务团队的手把手教导下,今年他将迎来一个好收成。不只在从化,广州在年开始实施乡村振兴“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目前共组建了个专家服务团队为何国辉这样的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这些专家服务团队由来自省内外66家科研教学单位的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服务范围涵盖产业规划、智慧农业、种植养殖、机械自动、贮藏加工和电商营销类等21个领域。两年来,共取得了项科技下乡成果,惠及广州35个镇街、余家企业(合作社)和1多家农户。“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两级挂职、三层对接”的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根据“两级挂职”机制,由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等6所科研院校选派干部挂任广州6个主要涉农区的副区长,并加派5名副处级干部参与相关镇专项工作分工,谢青梅正是其中的一位。“三层对接”机制则是加强各涉农区与科研院校对接,形成相对固定的长效合作机制,并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科研团队、专家、农户精准对接,如从化区对接的就是华南农业大学。“类似于医生的会诊,团队的好处就是发挥每位专家所长。”来自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的孙东磊博士表示,白云区龙塘村的萝卜远近闻名,近来出现表面花皮的问题,影响了销售。一开始都以为是病害,专家服务团队实地考察后才发现根源是萝卜蝇,是一种虫害,“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给予了专家更多“组团”下乡的机会。目前,专家服务团队已开始与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深度合作,如黄埔区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项目总投入约3亿;白云区与省科学院联合粤科金融集团,筹建白云化妆品研发和检测中心,初步规划使用面积2.6万平方米;增城区创鲜农业公司、绿聚来农业公司分别与省农科院各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岭南(增城)特色水果研究中心”、增城菜心研究院和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等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基地等。在白云区副区长张文涛看来,“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更大的意义在于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其农业研究重点应该在于都市农业,在于搭建农业技术供给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育成体系,在于农业科技的示范推广。南方日报记者傅鹏通讯员穗农宣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