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走进温泉

与从化温泉的不解之缘

  从化温泉既是度假、疗养的胜地,又是对外交往的好地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党和领导人曾到从化温泉疗养或参加国事活动,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叶剑英、杨尚昆、董必武、陈毅、贺龙、徐向前、陈云、彭真、罗瑞卿、王首道、薄一波、陶铸、许世友、韦国清、姬鹏飞、李德生、康克清、乔石、田纪云、荣毅仁等,并留下了他们与从化温泉的故事。

毛泽东:在"松园一号"午餐、沐浴

毛泽东与工作人员合影

  在广东温泉宾馆(下称温泉宾馆)里面,坐落着几座雅致的别墅,这些别墅以"松园"命名,分别为松园1、2、3、4、5、6、7号楼。松园1号于年建造,当时是专为毛泽东而建的,在松园1号门前的牌子上记录着曾接待过的党和 ,国际友人及知名人士,其中 个提及的就是毛泽东。

  曾在温泉宾馆当过锅炉工、水电工、团总支副书记,工作了10多年的作家陈乐中在《中南海冬都》一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次是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三日,刘少奇陪毛主席从北京乘专列抵穗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之后,就到从化温泉住下。当时毛主席住在军区管辖的小岛疗养,照片上拍摄的就是毛主席在小岛与工作人员一起散步的情景。毛主席住过的小岛,在现在的荔圃宾馆范围里,这个宾馆原先只供军队系统师级以上的干部疗养休息之用,年才对外开放。

  第二次是年1月23日,毛泽东在从化温泉接见印度驻中国大使尼赫鲁和夫人,由中南局 书记兼广东省委 书记陶铸同志陪同。从照片上看,正好是在专门为毛泽东而建的松园1号的会客厅里。

  《中南海冬都》内文还记载:年2月13日至3月29日,毛主席到广州工作和生活了45天。3月10日起,他在广州主持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史称"南三区会议",即华东、中南、西南)。其间,毛主席前往从化温泉,在"松园一号"午餐、沐浴后返回广州。这件事情后来在《羊城晚报》的通讯报道《从化温泉往事》(.7)里披露出来。

  此外,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刘付云写的《从化温泉与毛泽东杂记》一文中(此文已发表在《金鹰报》湖南广播电视报)也提及到其中一个版本,说的就是毛主席在广州主持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曾前往从化温泉,在松园1号午餐、沐浴后返回广州。

刘少奇与王光美:在温泉疗养期间不忘国事

刘少奇在从化温泉和小女儿在一起

  据资料记载,年到年期间,刘少奇与夫人王光美曾到从化温泉疗养,并住在松园1号楼。

  年冬季,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来温泉休息,住在温泉松园1号楼,他每天早上7时多,都由夫人陪同出来散步,就在门口花圃边的石路上来回走动,他漫步沉思,有时和夫人说,他是共和国的带头人,每走一步,都应该考虑着国家,想着人民的生活疾苦。那时正是"大跃进"的困难时期,粮食紧缺,他得知温泉附近山上有"牛棒仔"(野果),就向从化县委领导、温泉大队干部提出,山林里的"牛棒仔"可否摘来磨粉,用水过滤后同米粉煮来吃,他说自己亲自试食过,可知他一直关心人民的温饱,关怀着人民。

  刘少奇在从化疗养期间不忘处理国家大事,每天都会有很多重要的国家文件送到温泉,而他则利用晚上的时间批阅文件,处理国家大事。其间,刘少奇还阅读了名著《红楼梦》,这是他三次利用休假的时间专门读书的经历之一,他既把《红楼梦》当作文学名著来欣赏,也把其作为政治历史教材来研读。

  刘少奇来从化温泉期间,全国正处于困难时期,粮食紧缺,大饭堂取消,粮食实行配给制,在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天配给四两粮食,小孩只有二两,肉、水果等农副产品更加是少之又少,当时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或吃不饱而发水肿。刘少奇没有搞特殊化,而是与从化人民一起吃粗粮。

  年11月,由于过度劳累,刘少奇病倒了,不得不停下工作休息。在王光美的陪同下,刘少奇再次到从化温泉疗养。在温泉疗养期间,刘少奇到流溪河林场视察,当他看到当地的村民上山砍树当柴烧时,觉得十分可惜,因为他觉得这些树长大并不容易。于是他建议林场场长,可否让当地的村民不要砍树烧柴,改为割草烧草。这一主张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同,不仅使当地的自然环境处于良性状态,还保护了流溪河丰富的水资源,减少了水质污染,使流溪河成为现今生活用水的最主要来源。

邓小平:在温泉天医处山坡下种植松树

邓小平与妻子合影

  邓小平什么时候到过从化,是不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广东视察时秘密到从化温泉?非也,他到温泉比他南巡的时间要早二十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就多次到从化温泉疗养和参观视察。

  年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从化温泉召开。会议之后,有部分中央领导人留在从化温泉疗养休假。邓小平与夫人卓琳、彭真、董必武等党和 也留下来疗养。有一天,邓小平来了兴致,带上夫人卓琳,约上彭真、董必武这几位同志要去参观天湖的瀑布。年轻的警卫员邝柏辉接受了任务。"我准时到达翠溪门口等他们,最开始是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在散步倾谈。随后,董必武也来了,但是彭真还没来,他住在翠溪一号。"邝柏辉回忆道。那时候,邓小平亲切地向邝柏辉说:"小同志,请你上去叫彭真同志下来。"一声"小同志"让人倍感亲切,从这一点可见邓小平的风度和修养。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化温泉旅游设施还很简陋,观看百丈瀑的上山公路还没有建成,只有山径小路和山涧木桥。要看瀑布,到了山脚后就要沿溪步行而上。他们所乘坐的汽车在香粉瀑木桥(即现在的天湖风景区山脚售票处)前停了下来,下车顺着山涧小径步行前往观看瀑布,三处瀑布自下而上分别叫香粉瀑、飞虹瀑和百丈瀑,瀑布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有缘到此之人无不流连忘返。他们一路观赏风景,对温泉的瀑布美景连声称赞,董必武还即兴吟诵"百丈飞涛泻漏天"的古诗名句来形容从化温泉瀑布气势宏伟、壮观。大家兴致勃勃,一路观赏,直到临近中午,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程路上,邓小平显得轻松愉快,当时邓小平就说了,观看瀑布的路一定要修好,以方便大家前来参观。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从化温泉和天湖的建设不断扩大,广州和从化有关部门在温泉瀑布观赏区修建了 性的瀑布桥和盘山公路,并在邓小平当年观望百丈瀑的山坡建了观瀑亭,还在百丈瀑的瀑脚山边建立观瀑台和铁链栏杆石级栈道,与半山观瀑亭相呼应。

  邓小平在温泉期间十分关心从化的各项建设,当时正是国家非常困难的时期,物资非常匮乏,他本人的生活非常简朴,一般早上吃馒头送白开水。服务员专门为他准备了牛奶和鸡蛋,他都谢绝了。他十分关心从化群众的温饱问题,经常向从化的干部了解生产情况和粮食供应情况。当年他还亲力亲为,与温泉招待所(后来改名为广东温泉宾馆)的干部职工们在温泉天医处山坡下种植松树。这一片松林现在长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是名副其实的"松园"景点。广东温泉宾馆还在松园高松之中竖铭牌,纪念当年植树的伟人,令松园成为从化温泉人文史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剑英:用诗表达对从化的深厚感情

叶剑英在从化温泉宾馆与工作人员合影

  叶剑英在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来到从化温泉疗养和视察,在从化留下了很深厚的感情。

  据《从化县志》记载,从化曾留下叶剑英革命的足迹。年,叶剑英与陶铸、陈郁、区梦觉、陶铸夫人曾志、邹家华等人在温泉,并合影。年9月5日,叶剑英一行14人从南宁飞抵广州,并到肇庆、从化温泉等地视察和疗养。

  陈乐中的个人书集《中南海冬都》中有一段与叶剑英接触的故事。年冬,有一晚,天气特别寒冷,陈乐中在松园锅炉房上班,接到服务员的电话,要他到松园一号楼修理暖气设备。他一路上由保安人员陪同来到房间,见到一位穿着军装,戴着眼镜,坐在轮椅上看书的老同志,陈乐中猜想这一定是军委首长。于是他蹑手蹑脚走过,不惊动这位老同志。谁知叶剑英抬头一看陈乐中,就向他热情地说:"小同志,辛苦你了。"由于叶剑英说的是地地道道的梅县客家话,陈乐中十分激动,他觉得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他这个干维修的无名小字辈,竟然如此尊重。后来,他听服务员介绍,才知道这位首长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

  在陈乐中的记载中,他在服务员的口中得知叶元帅初来温泉时,坐轮椅,身体不大好,吃饭也要身边的工作人员照顾。但他每天坚持锻炼,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后来身体有所好转,就坚持每天上午看书报,下午批阅文件。他斗志顽强,头脑清醒,往往一坐就几个小时。家人劝他多休息一会儿,他反而不高兴地说:"离开了战斗,我的生命不就停止了吗?"所以他根本不像是在这里疗养,而是来这里办公的。他还说:"活着的时间不多,更要珍惜时间,在有生之年,多为祖国着想。"

  年11月27日,叶剑英在从化留下了《二号楼即景》这首诗:翠柏围深院,红枫傍小楼;书丛藏醉叶,留下一年秋。

陈毅:在温泉宾馆种下了梅树

陈毅为《从化日报》题字

  因为爱梅,年,陈毅在广东温泉宾馆里也种下了一株梅树。这株梅树与周总理种的"宫粉梅"相距并不远,就在广东温泉宾馆内的"翠溪宾舍"文献艺术馆旁。陈毅种植的这株梅是白梅,这株梅树苍劲挺拔,风华正茂,疏影横斜,不拘一格。

  陈毅爱梅,也喜欢我们从化,他曾多次来到从化。年冬,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曾在从化疗养20多天。陈毅日记记录:"11月30日晨,决心去从化温泉休养。近10时半到达。只一时半汽车行程,计八十公里,温泉位于从化北十公里许,在和平乡之温泉村,在流溪河畔,众山环抱,林木青葱。有二百余种花草,多四季不谢。不少是我从未见过的。道路、别墅、水电均现代化,确为休养胜地也。但只有能静养的人,才住得下去。吾人从热闹场中来,愿在此暂休也。"

  —年,这是"大跃进"时代,我国经济上出现了暂时的困难,凡是来温泉的中央领导同志都很关心从化县的工作和人民的生活状况。1月16日,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由温泉来到从化县城视察工作。陈毅到达街口后,步行视察了街口的市容状况,并到中华市场参观,还深入到市场内的大众饭店察看群众消费及供应情况,又到了县百货公司开办的百货大楼商场视察。 ,他回到县委大院内小楼(现已拆,旧址即现市委礼堂西南侧边处)稍为小憩。当时在小楼里的有县委干部陈炳南、《从化日报》副主编洪流以及一些陪同人员。在休息室,陈毅简单询问了县工作以及《从化日报》的情况。报社副主编洪流随即请陈毅为报纸题写刊名,他很爽快地答应了。由于事先没有准备,时间很仓促,匆忙拿来一支新毛笔,还未润透水,陈毅就直接蘸上墨,即席挥毫,一气呵成,写完了"从化日报"四个醒目的大字。这时,摄影记者朱培英按下了相机的快门,摄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

  报社及时把陈毅题写的刊名制成电版,用在新出版的《从化日报》版头上,并把他题字时的照片刊登出来。这一消息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

彭真:关心治安保卫工作

彭真与工作人员合影

  彭真同志曾多次到从化温泉疗养,住过翠溪1号,松园1、2号。邝柏辉回忆,60年代初,他陪邓小平、董必武、彭真到瀑布参观,首先是邓小平和卓琳先下来,随后董必武也下来了,但彭真还没到,邓小平说:"小同志,请你上去找彭真同志下来。"于是邝柏辉快步走上翠溪一号楼的石级,正好见到彭真走出大门。当时彭真那几岁大的小孩正在门前自顾自玩耍,彭真立刻责备说:"你怎么不叫叔叔呀?"小孩听到父亲说话,马上乖乖地向邝柏辉点点头笑着说:"叔叔好!"

  年,彭真委员长来从化温泉休养,住松园1号。"他是领导人,对人很关心,他当时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也很关心公安工作"。一天,温泉公安分局局长高殿富和邝柏辉到温泉宾馆向彭真委员长汇报工作。听完汇报后,委员长说:"你们温泉的治安不错,今后仍要在党委的领导下,走群众路线,继续做好工作。"过了一会儿,又问他们对做好公安工作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邝柏辉说:"目前队伍中的问题,一是警力不足,二是装备不良。"彭真委员长沉思了一阵,郑重地说:"这些问题全国都存在,要相信以后会解决的。"首长的关心、鼓励,增强了他们对做好温泉地区治安保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据当时陈乐中的个人书集《中南海冬都》记载,年腊月的一个晚上,天气十分寒冷,陈乐中在宾馆的松园锅炉房烧锅炉,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穿着一套普通中山装的蔼然长者向他打招呼:"小同志,辛苦你了!"当时,他连忙回答:"为首长服务不辛苦!"但又不知道他是谁,陈乐中心想可能是首长吧。陈乐中在松园锅炉房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位长者经常独自或两三个人慢步经过,每次都向他招手,时间长了,有时和他谈话。后来,他才知道这位长者就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

徐向前:在从化看电影

徐向前

  开国元勋、戎马一生的徐向前元帅是黄埔军校 期 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军事家、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他在沙场上征战20多年,和广大人民结下深厚的情谊。据资料记载,年12月12日广州起义失败后,由叶镛、徐向前等领导的中国红军第四师就经从化良口、吕田到达龙门县城。

  年2月,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帅到流溪河水电站工地视察,一张大合照可以见证此事,照片中正是徐向前元帅与工程局参加劳动的干部合影留念。

  年3月16日晚上,温泉疗养院俱乐部礼堂放映《星火燎原》。这是一部历史文献片,反映了从年大革命时期的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从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 出国抗美援朝,到年7月朝鲜停战的中国革命战争历史。"银幕上介绍到某某战场的红四军在徐向前总指挥的带领下,粉碎敌人多次‘围剿’……当时大家都不知道,电影里说的总指挥正坐在银幕前面,在看电影呢!他正在我座位右前方两行坐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温泉当警卫员的邝柏辉回忆说。

本文由从化新闻社记者

黄利谊杨俊英提供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病初期什么样
白癜风治疗花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