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的荔枝干、荔枝蜜、荔枝酒远近闻名,今天一尝果然名不虚传。有时间一定要去从化吃荔枝、泡温泉,感受一下生态从化的魅力。”5月20日,在茂名市召开的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上,许多嘉宾对参展的从化荔枝特产赞不绝口。区委副书记王建红率队参加了此次活动,对从化荔枝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成果进行了展示推介。近年来,从化区持续深化“荔枝定制”模式,坚持打好荔枝产业“四张牌”,推动从化荔枝“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今年,从化区“荔枝定制”再结硕果,截至5月中旬,已累计定制荔枝套餐多套,销售额首次突破万元。一颗荔枝,串连起上下游产业,衍生出荔枝酒、荔枝蜜、荔枝干等产品,带动乡村休闲游、温泉精品游等产业提质增效。这是从化区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生动写照,也是富民兴村产业蓬勃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打好产业牌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贯通 从化区大力发展以荔枝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探索都市农业融合发展路径,推出“荔枝+酒店+景点+特产”消费市场。重点整合从化的特色小镇、农业公园、古村落古驿道、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资源,开辟“流溪桂味”线、“温泉双壳槐枝”线等多条旅游线路,串联沿线吃、住、游、乐、购等旅游网红“打卡点”,引入各大旅行社、汽车团等资源带动消费。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推出“流溪绰影,一村一景”6条精品乡村振兴旅游线路,涵盖了20个特色小镇(村庄)发展主题和亮点,以“小切口”带动农业产业“大变化”。在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展厅,从化本土企业顺昌源酒业有限公司带来的荔枝酒广受好评。“今年我们增加了荔枝香槟这个新品种,客户、消费者反映非常好,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荔枝深加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信心。”该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科技创新、品牌推广,赋能产业发展,能够提升荔枝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产业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打好市场牌 打通“从枝头到舌头”的畅顺通道 发展荔枝产业,市场是重点。从年起,从化整合农业与文旅资源,创新销售模式,推出“荔枝定制”活动,打通荔枝销售渠道。今年,从化区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出定制荔枝树3万棵,配套线上观察、实地种养体验、林间采摘等服务,促使荔枝销售从“多级分销”向“果园直供”升级,带动30万亩荔枝大年不愁卖、小年仍增收。从化区优化一体化营销,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线上搭建“从化荔枝云展会”平台,举办“生态从化美荔定制”系列直播活动。实施智能化配送,加快推进苏宁、京东等智能供应链项目,建成15座田头冷库、50个荔枝物流揽收点、5个核心产区集中揽收大点,布设覆盖20条荔枝主产村的村级物流打包服务点,实现冷链直发、48小时可达全国。打好科技牌 推动“土特产”获“新优势” 在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开幕式上,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发布了荔枝十大科研新成果,“荔枝高接换种技术”榜上有名。通过该项技术,育成仙进奉、井岗红糯等荔枝新品种24个。其中,井岗红糯原产于从化,是由华南农业大学、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聚力培育的荔枝新品种,也是从化区通过科技赋能荔枝产业发展的生动案例。从化区有关企业还加强保鲜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新鲜荔枝贮运保鲜工程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有效扩大鲜荔枝销售半径和周期,让“土特产”获得发展“新优势”,推动从化荔枝走向世界。打好文化牌 做大做强“广东荔枝”品牌 文学大师杨朔的《荔枝蜜》让从化荔枝闻名全国,多年来也已形成了文化积淀。从化区充分挖掘荔枝文化资源,讲好荔枝故事,依托从化荔枝文化博览园,配建荔枝大数据中心、荔枝文创基地、5G数字农业智能化示范果园等,一体打造荔枝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以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荔枝皇”、杨朔在从化创作的《荔枝蜜》为元素,建成“荔枝皇”公园、荔枝蜜公园等市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进一步擦亮了荔枝品牌。与此同时,辖区企业加快开发文创产品,举办国货潮牌带“红”荔枝消费文创活动,发挥广东省“一村一品”创新设计研究院、罗洞工匠小镇等技术优势,开展从化荔枝全套VI设计,推出荔枝主题创意产品和荔枝人物3D模型、动画视频,推动“乡字号”创“国潮范”。弘扬广府美食文化,依托粤菜师傅工作室,研发系列荔枝菜品,以荔入馔成美食,打造“观乡间风情、品广州美食”品牌,向世界传递广府美食文化。文字:覃永赠 图片:邝健华部分为资料图片 编辑:谢艺诗 初审:陈治 编审:梁伟东 审核:邬影红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