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2-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沈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1118/4292729.html

本文图文转载广州从化发布

要感受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一种捷径——吃:由食材口感,知山水环境;由工序繁简,知民风人情。

流溪河从北到南纵贯从化,孕育了一代代从化人。

今天,小编带你深入流溪河流域从化段的各村镇,探秘流溪河畔的从化农家味……

吃货们,走起!

第一站:吕田

两百斤石磨绵滑好豆腐

深受客家文化影响的吕田镇,素以山泉水制作的客家豆腐闻名。

要做好这一味菜,有两个要诀:即将汇入流溪河的山泉水;一口两百多斤重的石磨。

▲石磨

好的山泉水豆腐,做起来不轻松。

选材:精选本地黄豆,摘下来晒上十五天,再用吕田山上的泉水泡三小时,才能进一步研磨。

▲把黄豆倒进石磨

师傅舀了一勺混着山泉水的黄豆,倒进石磨小口。然后扎好马步,握紧石磨手柄用力一推,石磨盘轧轧作响地盘转起来。

▲磨豆浆

几轮推拉转磨,乳白的豆浆从磨盘下汩汩渗出,汇入下方的隔渣布袋再流入桶里。

提起隔渣袋,用力挤压,把豆浆挤进桶里。

榨好的豆浆,要倒进大锅,用柴火煮三十分钟。

▲把煮好的豆浆装进桶里

煮好的豆浆需要“撞浆”。

师傅举起一大桶刚煮好的热豆浆,哗的一声,冲进装有石膏卤水的桶里。大约十五分钟,点卤的豆浆就会呈现半凝固的状态。再把这种豆浆倒进木制方模,盖上木盖后用70多斤重的磨石压实,豆浆的水分就会被进一步压出,十五分钟后豆腐就成型了。

▲切豆腐

做好的豆腐被切块,再把人工剁碎的土猪肉酿进去。

烧开一口生铁大锅,放入酿豆腐,加上生抽葱段等调料煎香,镬气十足。

不多时,一碟热腾腾的客家酿豆腐就端了上来。咸香诱人,豆腐入口绵滑,与浓郁的肉味搭配相得益彰。

枇杷火龙果古法制佳酿

在吕田镇,除了客家酿豆腐、吕田焖大肉,还有一样能拿得出手的农家特产——山泉水酿制的吕田头酒。

流溪河三大源头之一的桂峰山就在吕田,山泉水清甜可口,是上佳的酿酒用水。吕田头酒的特色就在于用桂峰山泉酿造。

在莲麻村附近一家酒庄,一进门,一大堆红彤彤的火龙果赫然映入眼帘,两名师傅正在熟练地切肉去皮。

▲红肉火龙果

这是用来干嘛的?

酿酒!

师傅们还酿枇杷酒、桃酒、梅酒……

只有想不到,

没有做不到!

红肉火龙果酿酒是个创新,酿出来的酒又叫水果白兰地。酒庄在这里还打了井,专门取山泉水用于酿酒。

▲火龙果酒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来到发酵室,一阵清冽酒香扑鼻而来。香气并不醉人,闻起来倒让人想到山间繁花盛开。一个个宽口瓦缸埋进地板的大孔里,只露出口。这里正在发酵是传统的吕田头酒。“我们选了优质的大米,混合这边的山泉水,发酵二十天到一个月。”酿酒的周师傅说。

▲发酵室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周师傅介绍,火龙果酒等水果酒的制作工序基本按照吕田头酒的做法,也是发酵近一个月,酒精含量也相似。他打开一坛经过两次蒸馏的火龙果酒,装上一小杯。原来紫红色的火龙果,酿出来的酒竟然透明如水。轻呷一口,感觉并不太像白酒,带有淡淡的果香,颇为特别。

第二站:良口

郭沫若写诗点赞大鱼头

除了流溪河水库以外,良口几乎每条村都有小型的水库,里头的大头鱼因为水深且食物丰富,十分生猛有力。

▲砂锅大鱼头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水库鱼头的烹饪很考验厨师手艺。

在良口一家专营农家菜的菜馆,行政主厨李师傅正在烹饪水库鱼头。咔咔咔几下,鱼头便在李师傅的刀下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由于新鲜生猛,鱼鳃还在一阵一阵地张合。

接下来,李师傅加入花生油、盐、生抽、老抽、蚝油、黄酒等调料,与鱼头充分拌匀。“最简单常见的调味料,就是最好的调料!”一边说着,他顺手把本地姜、大蒜、芫荽和当地特产的红葱头放入已经被烧得火热的砂锅之中爆香。出味之后,他就把鱼头一块块夹入砂锅。“要焗二十分钟。”李师傅说。

李师傅站在火炉前,时而掀开砂锅盖搅拌鱼头,调节火候。“好香啊!”李师傅搅拌鱼头之时,浓浓的酱香一下充满厨房。

▲刚出锅的砂锅大鱼头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熄火之后,还要利用砂锅的温度焖制一阵,利用这段时间上菜,鱼头受到的热度就恰到好处。

吮一口鱼头,酱香扑鼻,味道鲜美。年郭沫若畅游流溪河水库时就点赞过这味菜,还作了一句诗:“平生无此乐,饱吃大鱼头”,可见鱼头味道之美。

第三站:温泉

赞一村一品叹双壳槐枝

在流溪河上游流域生活的人们,主要以农业为基本生计。由于每条村落自然环境不同、传统作物不同,如今逐渐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独特风格。

说到“一村一品”,从化的各类水果颇为有名。盛夏岭南佳果,首推荔枝。温泉镇南平村的双壳槐枝天性晚熟,七月下旬正是收成的时候。

▲采摘南平双壳槐枝

驱车上凤凰山,眼见荔枝树叶大而油亮,密密成林。一串串火红的荔枝悬在叶下,红绿交映,隐隐听得溪水流声,空气更是清新怡人。

▲流水潺潺,硕果累累

▲火红的荔枝高挂枝头

第四站:鳌头

乌鬃鹅列队草场大食会

在鳌头上西村的养鹅场附近,每到日暮时分,数千只棕灰色的鹅都就会排成长队,散步到鹅场马路对面的河边草场吃草。吃饱了,它们又排成长队走回熟悉的鹅场,下水洗个澡。

▲乌鬃鹅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上西村的特色农产,就是这种乌鬃鹅,因为吃溪边草和谷长大,肉质比一般吃饲料大的鹅要嫩滑。这种鹅的个头不大,抗病力比较强,用当地特色的香叶焖煮,格外鲜嫩。

▲香叶乌鬃鹅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做香叶乌鬃鹅,香叶是最为关键的调味品。

用柴火起锅,用生抽老抽熬煮香叶、八角、桂皮等香料,再把宰好的乌鬃鹅放入大铁锅中焖煮。四十分钟后,鹅已入味。

日暮时分,夹一口香叶鹅,吃一口白饭,伴着宁静清新的农家空气,田园风情无限。

从清泉酿酒到水库捕鱼,从山溪育果到河边养鹅,水是流溪流域各样饮食文化的连接点,各种各样的村镇特产与菜色则融成了从化的农家味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