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三中故事传礼乐文化 -12 15 年12月15日下午,从化区第三中学节目《学经典,修身心,行礼乐》代表从化区参加题为“弘扬优秀传统,讲好广州故事”第九届广州市中小学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大赛,荣获广州市中学组二等奖。 设计理念 以从化区第三中学高一学子入学修身故事为蓝本,从三个篇章展现三中学子求学三年的过程,以朗诵表演的形式展现从化三中“学经典,修身心,行礼乐”的“礼乐文化”建设过程及成果,展现三中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第一章求学篇 做三中人,讲三中故事。从化区第三中学本着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需要,践行“崇礼明伦、和谐之道”的礼乐文化,全校师生通过学经典,修礼仪,成就明理、诚信、求真、至善的君子风范。 第二章修身篇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多读论语,参透其义,就可以治理天下了。《论语》学习是从化三中人每日的必修课,它让三中学子从小立志、明理知耻、和谐交往、践行君子风度。 第三章成果篇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中学子勤学苦练,锐意创新。通过高中三年的刻苦研修,同学们在高考中屡创佳绩,用自己的礼乐修身故事,谱写出属于三中人自己的礼乐诗篇。 同学们的认真投入,吴云老师与学生的默契演出,巢文星老师的激情朗诵,均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礼乐仁知 从化三中“礼乐”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行“礼乐”,达“仁知”。学校教育教学等各类活动有序,师生等各方面关系和谐,要让师生自身有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记》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大学.中庸》知,通“智” 利燕珠副校长领奖 家长送来鲜花与礼物 学生参赛感受通过这次朗诵比赛,我学到了很多礼仪知识,例如拜师礼仪和论语知识等。我们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训练,就是为了那台上六分钟的表演比赛,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林泓浚今天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感受经典,品味礼仪。朗诵让我们了解到很多的礼乐文化,并与伟人产生心灵的互动。特别是当我们朗诵到《沁园春·长沙》最后一段时,我感受到了诗人那昂扬炽烈的爱国情怀!——桂姝洁这次经典诗词朗诵比赛虽然结束了,但通过这次朗诵比赛,我们不仅广泛地阅读了诗词,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经典诗词的诵读,我们体会到诗词中所蕴含的感情与魅力,诗词让我们受益匪浅。——欧丽敏家长感言周五下午抽空去观看了一下女儿学校的朗诵比赛,因为去得太迟,接近尾声,所以去到时只看了从化三中和其他几个学校的比赛。且不说各学校同学们的水平怎么样,光看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就让人为之一振,台上每位的同学们不管任何时候、任何角色,在台上都表现得那么的认真和完美,让人感触颇多。 看完比赛,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相传,佛祖释伽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答不上来,释伽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是的,一滴水可闪闪发光,晶莹如珠,可是一经风吹日晒就会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在集体的江河中,一个人就像一滴水珠,滴滴水珠汇成江河,不仅永远存在,而且还能体现它的价值。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一个优秀的集体靠的是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我认为,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除了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知识、提高文艺水平和艺术修养外,我认为更多是增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有自我提高的渴望和进取,整个集体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这次活动,把这种力争上游的精神带到学习中来,争取更好的成绩。 (陈紫婷家长感言) 朗诵比赛视频 比赛花絮视频 朗诵比赛队伍组成 领队:利燕珠副校长 诵读题目:《学经典,修身心,行礼乐》 比赛策划:利燕珠、李暖珊 辅导老师:李暖珊、欧丽华、黄任农、彭芳、吴云、邝开文 参演老师:吴云、巢文星 参演学生:高一1、2、3班、高二2、8班部分学生 温雪葆巢茵怡陈柏因苏楠李锦璐陈紫婷戴钰葳黄歆烨宋子璇黄慧媛黄丽诺邹阳倩李天赐林育奋秦浚栢桂姝洁赖宁梁颖婷欧丽敏潘小婷赵婧彤林燕娟陈艳王紫仪黄子敏黄一帆冯雷霆钟俊炜粟刚危羽宸刘晓汶刘锦晖邹梓杰蒋平娟林朴良王才智骆杨婕江津粟贤李品瑜文锐健吴金澄徐锦华李伟龙林海张献钊刘泽权陈桂滦陈展鹏张佳琳毛绮雯林泓浚李毅聪撰稿:李暖珊 摄影:小铨工作室 编辑:可以文化 阳光温热岁月静好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