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随着自由行、自驾游逐渐成为旅游的主流,旅游者对体验目的地文化、当地社交需求日益增长,而民宿正由于能满足这样的需求而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

过去的几年是国内民宿爆发式发展的几年,尤其是莫干山裸心谷和洋家乐、丽水的过云山居、北京的山里寒舍、阳朔的云庐等民宿的成功使民宿一下子成为旅游界的宠儿。但与民宿在长三角、西南区域、北京周边的火爆不同,广东作为国内的旅游大省,其民宿的发展却不温不火,甚至有些举步维艰,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广东民宿为何发展如此缓慢?

一、国内民宿产业概况

1、民宿的基本定义

“民宿”二字源自日本的Minshuku,典型的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或者闲置的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最小的民宿可能只有一间客房,大型的民宿则可能具有菜园、花园等,某些民宿主人也发展许多与当地观光有关服务,如协助住客租赁车辆、规划有当地旅游、当地特产制作过程等的行程。

而在中国,我们说的民宿概念更为宽泛,是指由个人业主、房源承租者或商业机构利用空闲房间或旧房子,通过适当改造,提供旅客的一种非标准化的、富有人文气息的特色住宿,包括典型的民宿、客栈、家庭旅馆、青年旅馆、部分精品酒店等形态。国内民宿与普通酒店的区别就是它更强调“非标准化”和“个性化体验”。

表1-1:中国民宿的类型和特征一览表

民宿类型

民宿特征

典型民宿

客栈

家庭旅馆

青年旅馆

部分农家乐

部分精品酒店

富有人文气息

规模较小

非标准化的硬件和服务

富有特色的体验活动

较为完善的基础配套

2、我国民宿行业发展的现状相关数据显示,年,我国大陆客栈民宿总数达4万多家,其中云南一家客栈民宿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浙江以家紧随其后,广东约家。从各地规模来看,超过家的只有北京和丽江两地,超过家的有厦门、大理、嘉兴三地。从地域上来看,长三角、西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民宿业发展最为领先,跟这些休闲度假游成熟,水乡、古镇较多有关。

年中国各大省市客栈民宿分布(家)

年中国各大城市客栈民宿分布(家)

中国客栈民宿的预订用户有50.7%在26~5岁之间,8%在18~25岁,主要集中在年轻的一代。木鸟短租发布的“年第一季度消费群体分析数据”显示,在使用其平台预订民宿的用户中,高达48%的人为月收入低于元的90后,同时,42%的用户收入在9~16元,剩余10%为中间收入群体。民宿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和低收入水平的人群,市场消费群体呈现哑铃状分布。

客栈民宿预订用户收入特征

二、广东民宿发展现状和困局

笔者对广东民宿研究资料主要来自于携程、去哪儿等在线旅游电商网站、其他网络渠道获取的二手资料,笔者实地考察及相关人士提供的一手资料。笔者选择了珠江三角洲9个市区,以及选取了粤北、粤东、粤西8个旅游比较发达的市,共17个市区为对象就行统计分析。

笔者在携程酒店模块上选择客栈、青年旅舍的限制性条件,对各个市区住宿业态进行筛选,具体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携程上广东民宿客栈数据统计

1、总量家以上,深圳的民宿客栈最多

从民宿客栈数量上我们发现,与一般我们的认知的广东几乎没有民宿客栈不同,它的总数超过了间,如果算上没有与携程合作的民宿,这个数字可能更高些,大约有家,但这个数量比起北京、丽江、厦门、大理的一个城市都少。

由携程上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深圳的民宿客栈数量最多,高达间,其中04分布在较场尾附近,可以说较场尾是深圳民宿客栈的天堂。紧接着是广州以间位居第二,珠海以间位列第三,其次为汕尾。

2、广东民宿分布与文化底蕴关系不大

此外,从民宿客栈的分布情况来看,广东民宿客栈的的发展与一个地方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关系不大,如深圳不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但它拥有将近1栋民宿客栈,而广州和佛山是公认的广府文化比较浓郁的地方,但广州只有来家,佛山只有9家。

、广东民宿发展整体差强人意。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数量少,聚集效益差。除了深圳、广州、珠海、汕尾民宿稍微有规模,广东其他地方的民宿客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清远、佛山、阳江、茂名等市区虽然是旅游发展比较繁荣的市区,但民宿客栈数量仅几家或几乎没有。此外,除了深圳的民宿客栈在较场尾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外,其他地方的民宿客栈大多零星分布,不形成规模效应。

——文化氛围普遍不强,品质差强人意。广东的民宿客栈由于先天文化基因不足,大多靠外来文化来弥补,且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品质一般。

深圳的较场尾是广东民宿客栈最为集中的地方,聚集了00多家民宿客栈,代表了广东民宿客栈发展的最高水平。较尾场有各种主题风格的民宿,如时尚自然的七巷壹号客栈、面包树主题民宿、法式的囍house客栈、中式复古的等云到海边客栈、地中海式的星月湾无敌海景客栈等,可以算是万国风情尽在其中了。

但是即便如此,也无法忽略的一个问题是,较场尾仍然没有形成自己核心的文化品牌,至今仍打着小鼓浪屿的称号,旅游的吸引力仍不足。

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沙面、上下九步行街、小洲村、增城、从化等作为广州文化休闲旅游的代表,但即便在这些区域,民宿客栈的发展也十分缓慢,不仅数量少,能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客栈更不多。

位于北京路附近(以前为东山区)的东山别院客栈、小洲村的进士第民宿客栈是为数不多文化氛围比较浓的,最近新开的增城慕吉云溪山居有江浙一带民宿的味道。

除了深圳、广州、珠海外,其他市区的民宿客栈大多还是停留在简单住宿功能,虽然部分小有亮点,如惠州的禾肚里,清远的桃花湖民宿群,但大多停留在普通家庭招待所阶段,文化氛围不足,产品功能单一,品质一般。

三、广东民宿发展缓慢的原因何在?1、文化特征因素

广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核心区域,包括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几个分支,是古代迁移而来的中原人与古越土著居民结合产生的文化,具有中原的文化特征,同时也保留了古越土著人的民风民俗。

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江南吴越文化相比,由于其长期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没有皇家文化的大气,也少了江南水乡的雅致,文化底蕴比较薄弱。且岭南文化崇尚务实、求利重商的特征一定程度与客栈民宿追求的那种文雅、情怀是不太吻合的。

所以说岭南文化的优势不在于高大上的皇家文化,也不在于诗意典雅的文人文化,而在于它的民间市井文化,它的商业文化、它的海洋文化。因此,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民宿客栈这种比较文雅的住宿形态在广东发展不太起来是有文化基因的。

2、资源先天不足

广东的山水缺乏灵气,建筑欠缺美感,山、水、人文结合弱。广东的山多是小丘陵和山坡,缺乏巍峨和灵秀;水多是水库,或水质一般的湖泊;建筑多为平顶房,即便有些传统古建筑保留下来,很多时候周边竖起了现代的平顶房,整体风格不协调,不太美观,这些基本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广东发展民宿存在先天资源弱势。

、市场人群还未培育起来(包括消费人群和投资人群)

为什么广东是最早发展背包客旅游,自驾车旅游、主题公园旅游、五星级酒店的地方之一,但民宿客栈的发展却显得姗姗来迟?除了文化因子和资源因子之外,市场偏好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广东的旅游市场人群从年龄上可分为青少年、中青年、老年。

广东的青少年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比较大,在旅游方面更加喜欢时尚、刺激、玩乐的项目,在住宿方面对青年旅馆、民宿客栈、主题酒店接受度比较高;中青年基本以亲子旅游为主,基本比较务实,在住宿上可能更加偏好方便、舒适的酒店;老年人由于思想观念比较传统,更加倾向配套和服务都标准化的酒店,更能给以他们安全感。

除了消费市场有待继续培育外,广东的民宿客栈投资市场也不太成熟。目前,广东的旅游地产投资开发十分成熟,有恒大、碧桂园、万科、富力等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有各种各样的温泉度假村、海滨度假酒店、度假别墅等业态,基本满足了旅游区的住宿业态需求。

且这些业态与民宿客栈相比,投资回报更加明确,商业运作更为成熟,符合广东人务实重利的性格。而民宿客栈不仅收益低,还要讲情怀,这是很多投资商没有办法忍受的,他们更多以赚钱的目的来投资民宿,这又与民宿提供家的温暖的理念背道而驰。

4、缺乏政策支持和政府推动

虽然全国近两年掀起了一股热热闹闹的民宿风,各地政府都在推波助澜,但我们发现广东政府这方面有点滞后。除了深圳大鹏新区年已出台全省首个民宿管理办法,清远出台了《清远市清新区民宿打点办法(试行)》,从资金、政策、根本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民宿经济成长提供大力大举支撑外,广东的其他地方尚未见有何动静。

而浙江早在年就出台了《关于确定民宿范围和条件的指导意见》,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管理办法,为民宿的发展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而在广东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还很弱,无论从上位规划,政策还是设施建设方面支持力度都很薄弱。

5、民宿客栈本身的吸引力不足

广东的民宿客栈的打造无论从理念塑造、产品设计、文化氛围营造、业态规划方面都显得有些不足。当然也有部分优秀的民宿客栈,如深圳的七巷壹号客栈,广州的慕吉云溪、清远的桃花湖壹号、惠州的禾肚里等,但像山里寒舍、过云山庄、裸心谷、花间堂、阳朔云庐这种现象级项目还比较少,大多为平顶房的农家旅馆,设计一般,文化氛围不足,配套差。

6、运营薄弱

主要为营销运营方面。目前广东各大民宿客栈主要还是依靠各大在线旅游电商为主要营销渠道,自媒体和专业人士口碑推广显然不够。笔者在网站上或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