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锦洲(-年) 他曾任从化最高学府的校长。 他的五个儿子出类拔萃,被誉为“桃源五虎将”。 他著书立作,办学启蒙,给流溪河两岸留下无数文化瑰宝。 他是萧锦洲,也常常以“萧蓬云”留名,字文鸾,生于年,卒于年,桃源洞(今温泉龙桥村)蛟龙围人,17岁中秀才,后游学于广州。清光绪二十七年(年)中副贡,授奉政大夫,官至直隶州州判。 光绪三十二年(),萧锦洲辞官归故里,与举人欧阳愈在门口江村合办学堂“欧萧馆”,据街口青云里的李叔叔介绍,这所学校与后来的“从化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环城乡第一中心小学校”、“(街口)区第一小学”、“门口江小学”以及“流溪小学”都有历史渊源。各方子弟都慕名报读“欧萧馆”,可谓盛极一时。光绪三十三年(年),萧锦洲参与创办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是该校第二任校长。 德香书室,年照片 数年后,萧锦洲就学于两广师范学堂,民国七年(),值萧校长的半百之年,在家乡蛟龙围兴建“德香书室”,办教育可谓轻车熟路,这所私立学馆更是有名。 时至今日,其后人还张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加以铭记:“德耀宗门鸿图展,香溢四海福寿全。”后来,萧校长又开办广育高等小学校,在他编著的《中国历史最新》的封面,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落款:广育高等小学校,书中提及不少建校的有关新闻和人员。 他亲自讲授国文课,不仅县内各地学生纷至沓来,还吸引到来自增城、龙门、清远和花县的不少学子;民国十三年(年),他主持创办“塾师研究所”和“县立师范传习所”,均任所长,后又任从化教育会会长等职。 萧锦洲,年,广育高小学校 之后萧校长独自创办私立培英师范传习所,培养小学教师,说到这所学校,龙岗村的萧叔叔知之甚多,还念出当时挂在学校的几副对联,其一:培育陶成多为士选,英才类萃可作人师。其二:培成学士资模范,英秀良才作典型。 蛟龙围的萧叔叔告诉大家鲜为人知的故事,已故名中医钟耀群在31岁(年)时,考取两广中医生执业资格,并从佛冈来到从化行医,抗战爆发后,受萧锦洲之邀到鸡笼岗“同春堂”药房当主管,这家同春堂其实是萧家的私人药房,因为他的家族实在太庞大了,需要专人当“家庭医生”,后来,钟耀群医生的小女儿还与萧锦洲的后人缔结姻缘,这是后话。据说,当年萧锦洲亲自过问,萧家为此事专门做了一副对联: 同植芝林,耀楣庆风从,颂满街衢称妙药; 春回杏圃,群集沾雨化,泽流口岸属良才。 对联甚妙,把“同春”、“从化”、“街口”、“药材”,还有“耀群”都镶嵌到对联里面,但是,后来钟耀群认为自己阅历尚浅,不适宜张扬广告,但萧校长去坚持要为他树立形象,理所当然,最终,双方各让一步,对联稍作修改,变成: 同植芝林,相业庆风从,颂满街衢称妙药; 春回杏圃,人群沾雨化,泽流口岸属良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