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出身寒门,仅用12年时间就成为当时广州最年轻的副局级干部,黄河鸿演绎的本应是个充满正能量、励志奋进的故事。然而,主政从化后,这位“圈中老大”让亲属挂钩企业,大肆捞钱;默许老乡成为其代言人,四处行骗;与江湖“兄弟”互相“帮助”,垄断工程;培植心腹下属并上下勾结,在项目上违规操作……最终于去年5月落马。 结合正在开展的全市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广州市纪委深度剖析了从化区原区委书记黄河鸿违纪违法案。经查,年至年间,黄河鸿涉嫌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先后收受他人贿送人民币多万元、港币数十万元以及商品房一套。 黄河鸿的“腐败圈”黄河鸿出生在60年代的贫困山区农户,依靠助学贷款读完全国重点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国家机关工作,此后仕途一马平川,仅用12年时间就成为当时广州最年轻的副局级干部,并最终成为主政一方的正局级领导干部。 假如不是误开了潘多拉魔盒,被贪欲的心魔控制,故事的主角——从化区原区委书记、人大主任黄河鸿,势必成为公众眼中的人生赢家。 然而,人生从没有假如。年5月,广州市纪委通报,黄河鸿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经查,年至年间,黄河鸿涉嫌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先后收受他人贿送人民币一百多万元、港币数十万元以及商品房一套。 对黄河鸿来说,他的利益圈与亲缘、乡缘、商缘、业缘紧紧捆绑,更能掩人耳目、更加稳固持久。然而,靠利益维系的关系,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坚固,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这个“腐败圈”很快土崩瓦解,黄河鸿及其哥哥、侄子、妻弟等相继因为贪腐落案,依法受到严惩。 亲人圈:家人挂名大肆敛财领导干部越是身居高位,越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时刻把为民办实事、谋利益放在第一位。然而,黄河鸿选择的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把手中的权力当作自己和亲友“发家致富”的工具。 主政从化后,他看到了“商机”,利用职权让其哥哥、侄子与当地企业“挂上钩”,表面上是为企业提供所谓的“法律服务”,实际上是通过黄河鸿手中的权力为企业承揽政府工程、违规大开政策“绿灯”,从中谋取私利。 黄河鸿的哥哥原本只是一名退休的农村英语教师,在黄河鸿的帮助下,化身“黄律师”成为某企业的法律顾问,收取高额薪酬;事后,黄河鸿的哥哥坦言,“其实我并不懂法律,更没能力搞什么法务,我只是每月挂名在集团白拿工资的。” 黄河鸿的侄子黄某,在黄河鸿的“悉心栽培”和全力扶持下,以入股的形式与某房地产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实际上黄某并没有投入什么本钱,却坐收丰厚的红利。 黄河鸿的大舅子,在黄河鸿的支持和帮助下,成功跻身为吃“大茶饭”(意思是利益丰厚)的“红顶商人”,通过倒卖工程大肆敛财。 “父母长年累月没日没夜地劳作,还靠借贷供我和我弟弟上了大学……父母的期望是极大的动力,一直激励着我。”黄河鸿在个人忏悔中如是说。父母的期望、亲情的重托,原本应该成为黄河鸿人生的压舱石,但他却将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亲属非法牟利上,并错误地认为这才是为家族作贡献、为父母争光彩。 黄河鸿说:“在我的圈子里,总是以老大自居,生活毫无节制,经常被一帮兄弟簇拥在会所。甚至还让身边有目的的老板带着下属,在大年初二到我老家五华拜年送礼,还让我老母亲出面收钱。” 执纪人员指出,家风沦丧至此,使其非但没有实现光宗耀祖的初衷,反倒深陷家族式腐败的泥潭。其中的教训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老乡圈:冒名“表哥”四处行骗随着职务的升迁,黄河鸿越来越热衷于“朋友圈”、“亲友圈”,这位圈子达人以地缘、学缘、业缘、亲缘维系各种关系网,形成利益共同体。 “我是黄(河鸿)书记的表哥,你们要进步、要办事可以随时来找我”,在从化干部中,很多人都认识这么一个口气大、爱张扬的“李总”。这位名叫李某诚的“李总”并非黄河鸿的表哥,而是在老乡聚会中结识黄河鸿的司机后,和黄河鸿沾上了关系。 为了讨好和拉拢黄河鸿,李某诚经常鞍前马后地张罗黄河鸿的私事和家事,甚至还为黄河鸿的母亲请来外地专家调理身体并承担了昂贵的费用。对于李某诚的“情义”,黄河鸿相当肯定和感激,因此处处给予其“照顾”,甚至帮其低价承租场地成立体育用品公司垄断经营。 但是,李某诚并不安于此,他发现很多人都想通过他和黄河鸿搭上“关系”,以期在仕途上得到更大的好处,他只要说几句好话,就可以从这些人身上获得很大的利益,远比做买卖、搞工程来钱多、来钱快。比如,他多次向时任从化市规划局局长的彭某某索要钱财。 案发后,李某诚坦言:“我是因为脸皮厚和会忽悠,才围在黄(河鸿)书记身边,(开始只是)找点生意做做”,“(没想到)从化不少干部也因此被我蒙骗了”。 除了亲友、老乡,身边还维系着一群有些江湖意味的“兄弟”,成为他以权谋私的掮客。 心腹圈:上下勾结违规操作“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本该是选拔人才的标准。但是,为了笼络一群能为自己办事的人,黄河鸿任人唯亲,放任管理,甚至对空缺职位待价而沽。 从化区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邱某自恃为黄河鸿的“心腹”,经常插手一些征地拆迁项目,甚至利用职权向房地产开发商索要钱财。 年至年间,黄河鸿将张某、伍某从外地调至从化,并在短时间内予以提拔重用,放到了国土、建设、水务等部门的重要岗位。张某、伍某因为感恩黄河鸿的“栽培”,甘愿做“马前卒”,逐步走入黄河鸿的“心腹圈”,不遗余力地在工程项目中大开绿灯,为黄河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