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近日,广州市公安局通报“飓风32号”打击电信诈骗犯罪黑灰产业链条统一行动战果。其中,从化区公安分局打掉一个安装提供GOIP设备实施诈骗的团伙。

在电信诈骗案中,

我们经常碰到的诈骗信息、

诈骗电话是从哪里发(打)出来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典型案例了解一下吧

打掉“全链条”电信诈骗团伙

缴获GOIP设备14套

自年11月起,从化区城郊、太平、神岗等地出现GOIP电信诈骗窝点。在刑警支队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化区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深入侦查,逐步锁定一个涵盖租房、报装宽带、安装GOIP设备、提供GOIP设备、提供手机卡的“全链条”电信诈骗团伙。今年4月20日,刑警支队会同从化区公安分局展开收网行动,分别在白云、从化区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缴获手机18台、银行卡9张、汽车1辆,捣毁窝点11个,缴获GOIP设备14套,初步核破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35宗,涉案金额多万元。

揭秘手法:

实名登记的电话卡、银行卡,诈骗分子如何取得?

非法买卖银行对公账户、买卖电话卡(“黑卡”)、利用GOIP设备进行诈骗,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黑灰产业链条中的最突出犯罪环节。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话卡、银行卡,企业、公司使用的对公账户,都需实名登记,而电信诈骗分子使用的电话卡、银行卡、对公账户往往都不是自己的信息,给警方追查案件时造成了一定困难。

那么,这些诈骗分子为什么、

是从什么渠道获取电话卡、银行卡、

对公账户的呢?

对公账户

是指银行为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民间组织、个体经营业户等单位开立的银行账户。对公账户之所以倍受不法分子“青睐”,被大量用于为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洗钱”,归结于对公账户有以下特点:一是迷惑性强。传统认知中,对公账户的背后有正规公司、正常商贸来往支撑,群众警惕性不高,容易受骗转账,导致对公账户逐渐成为涉公司类诈骗接收赃款的“必需品”。二是资金拆分快。对公账户转账限额高,大额资金拆分流转快,能够满足电信网络诈骗赃款流转的特殊需求,是犯罪分子“水房”“洗钱”的“法宝”。随意买卖营业执照和对公账户,为各种电信诈骗犯罪提供便利,已经成为助推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黑灰产”。个别年轻的大学生、社会闲散人员以及中老年人,缺乏防范意识,犯罪分子往往以小利或利用其信任,引诱其到银行开户,并全程帮助办理营业执照和对公账户,还提供一笔“好处费”作为回报。

GOIP设备

GOIP是网络通信的一种硬件设备,支持接入大量手机卡,并能将传统电话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支持群发短信、远程控制、机卡分离等功能。近年来在公安机关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高压严打的形势下,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升级作案手段,在原有VOIP改号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了GOIP设备环节,并通过招募“马仔”在空置房间内安装GOIP设备。设备安装后无需人员照看,即可在境外窝点远程登陆使用,且GOIP设备具备多条线路并配备多个手机SIM卡卡槽,支持手机卡接入并将传统电话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实现数百个手机号同时通话进行诈骗,话费都按照手机卡所在地资费收费。利用GOIP设备实施诈骗的犯罪特点,一是可以降低事主的警惕性,因为诈骗分子使用的电话显示是本地号码;二是省下了手机漫游费用,节约了作案成本;三是实现了人卡分离,嫌疑人在别处,增加打击难度。via:从化日日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