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75.html
在从化良口镇,有一个因温泉而得名的村落——热水村,村南面有几口泉眼,一年四季不停地冒出热气腾腾的泉水。泉水最高温度可达70摄氏度,是一种含氡及多种元素的珍稀苏打泉。自古以来,这些泉眼就被村民们用泥沙垒起来形成一个个水池,而泉水则成为了他们沐浴、洗衣等生活用水的来源。年起,政府修建塘料拦河坝,因河道水位上升而将泉眼淹没。为解决村民生活用水,政府用管道将温泉水引至村门口供村民们使用。河道如今已经将温泉泉眼淹没,右侧岸边设有抽水设施。李梓锋摄热水村因临近G国道,天然的温泉资源和交通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开发。目前建有从化马场、文轩苑和都喜泰丽等大型项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部分村民也建起了餐饮店招徕游客,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热水村的由来:自古家家户户洗温泉水热水村位于良口镇南面,为高沙村下属自然村,距离从化中心城区22公里。南宋年间,热水村黄氏先祖黄日光自城郊街大车村迁至此地定居建村而形成。因村里有个热水塘,塘里有几个天然的温泉泉眼,热水村的名字由此而来。热水村牌坊。骆春华摄“以前泉眼就在河道中央,不停地涌出热水,当时水位不高,村民们就把这些泉眼围起来,形成一个个水池,每到夏天家家户户就在里面洗温泉水,冬天就挑水回家洗澡,我小时候也在水池里洗过。”今年70岁的黄日州回忆起当年的泡温泉的场景,颇有神采。黄日州说,到了年,政府在毗邻的塘料村建起了一座拦河坝,引水给从化村民灌溉,随着河道水位的上升,原来的泉眼也被淹没。从那时起,为了解决整村人的生活用水问题,政府部门就用管道将温泉水从泉眼处引至村门口。目前村门口留有2个接水口,每天分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供水,一到供水时间,村民们便前来排队挑水回家。“虽然温泉水还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但是我们都不直接饮用,只是用来洗衣,因为硫磺超标。”黄日州介绍道。村民们排队来村门口接温泉水。受访者供图据了解,温泉属于地热资源,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目前热水村一带的地热资源由从化区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平时由流溪温泉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控制泉水的闸门,每天到了规定的时间,他们就会打开开关放水。”高沙村委书记邝丽敏介绍道。热水村沿流溪河而建,与塘料村、塘料拦河坝中间隔着一条G国道。据《从化县志》记载,塘料拦河坝引水工程是一宗以灌溉为主,兼发电的从化区骨干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整治流溪河规划中的梯级开发项目之一。工程于年9月动工,至年2月竣工,引水渠道全长73公里,有涵闸19宗,总干渠内灌溉农田达多亩。属广府民系,现存广府民居多座据黄日州介绍,热水村村民均为黄姓,起初热水村里居住有巢、米和卜三姓人家,如今已无后人。村民均属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保存了广府民居多座,建筑风格为单间单排,布局集中,泥砖屋。黄日州近年来一直为搜集热水村历史资料而奔走。李梓锋摄村中现存宗祠为村太公屋“太和里”,始建于明嘉靖四年(年),占地面积约平方米。为上下厅两房两厨两门楼一天井格局,以青砖、青瓦搭建而成。入门处还保存着屏风,具有浓厚的古典风味。两门楼分为南门、北门,门楼上画有花纹。太公屋又作宗祠使用,每逢过节村民都会到此祭拜。热水村太公屋“太和里”,始建于明嘉靖四年(年)。骆春华摄黄日州从30岁开始留意和研究本村和本家族历史,年开始,他搜集本村各家各户资料提供给从化黄氏族谱编委会,并成为编委会的其中一员。年6月,《广东黄氏总谱·广州从化卷》正式出版。“这本书记载了热水村黄氏的总体状况,也详细地记录了村中每家每户的人员构成情况。”黄日州说,黄氏在热水村定居已至第15代,人口也从最初的多人发展至多人。《广东黄氏总谱·广州从化卷》。骆春华摄地理位置优越,旅游开发带来新气象热水村因位于G国道线边,交通便利且有温泉水,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开发。据悉,从化马场、文轩苑、都喜泰丽和卓思道等大型项目均征用了该村的土地。其中,从化马场征用该村约1亩土地,首期工程投资10亿元。去年8月28日,从化马场正式投入运营,有效带动了周边旅游、餐饮等行业发展,为镇、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文轩苑度假中心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是集餐饮、住宿、会议、康体、娱乐、温泉疗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酒店,是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马术项目运动员分村、广州市级政府采购一般会议服务指定单位及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术比赛指定接待单位。都喜泰丽温泉度假酒店则于年建成,拥有间豪华别墅及客房,每一栋别墅都拥有独立的温泉池。近年来,随着热水村一带温泉旅游不断发展,前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给自己创收,成了村民们思考的问题。近段时间来,村中一位姓黄的师傅就在村门口开了一家名为“热水农家菜”的餐饮店。“来这里消费的有一半都是游客。”黄师傅笑说道,因为游客量较大,农家菜馆可以让游客品尝良口的地道菜。据邝丽敏介绍,该村将通过招商引资把村后的瓦房改建为民宿,吸引游客前来住宿。本报记者骆春华通讯员陈燕枚编辑黄婉容

广州日报社区报

好文!必须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