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5/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s://m.39.net/disease/a_9237619.html
不想出远门,黄埔区旅游有哪些项目?抢先看看黄埔区旅游总体规划。◆近期(-):资源整合、产品创新、配套完善到年,通过对黄埔区全区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实现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整合,通过创新手段构建新型旅游产品体系,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初步形成全区域完善的旅游基础接待设施和服务设施体系,有效提升黄埔区旅游品牌形象。全区年接待游客量达.11万人次,年均增长率23.75%;旅游总收入达36.04亿元,年均增长率70.10%。建设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香雪公园、黄埔军校旧址纪念公园)、AAA级旅游景区3个(丹水坑风景区、广东凉茶博物馆、奶业文创体验馆)。◆中期(-):深度延伸、产业融合、全域旅游到年,实现黄埔全域旅游布局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完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产业体系完善、旅游产品优势特色突出、旅游品牌形象鲜明,旅游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位居粤港澳大湾区前列。全区年接待游客量达.4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23.75%;旅游总收入达63.11亿元,年均增长率70.10%。通过对黄埔军校旧址进行提升,建设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黄埔珠江国际慢岛珠江国际慢岛)、AAA级旅游景区2个(莲塘+燕塘古村旅游区、文化科技体验馆/博物馆)。◆远期(-):持续创新、产品高质、标杆示范到年,通过持续的知识、技术、服务、管理创新,使旅游业成为支持黄埔区整体城市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成的重要产业,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使黄埔区旅游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的新型都市区旅游发展的标杆示范。全区年接待游客量达.01万人次,年均增长率23.75%;旅游总收入达.51亿元,年均增长率70.10%。通过将南海神庙整合南湾水乡及龙头山公园,建设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南海神庙景区)、AAAA级旅游景区1个(天鹿湖森林公园)。根据黄埔区的自然地理格局、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和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等因素,以及未来黄埔区旅游发展战略的构思,全区的旅游总体空间规划为“一轴两带,三心四区”的布局结构。(一)一轴:山城江旅游主轴线现黄埔区国土空间呈南北向长条状,因位于广州中心城区连接珠江东岸地区主要交通廊道上,区内被多条高速公路、广园快速路和广深铁路等东西向交通干线分割,南北向形成多个独立空间.为把区域东西向的客流截留在黄埔区内,以及统筹串联起整个黄埔区的主要旅游景区,规划一条南北向的旅游发展主轴线,这条旅游发展主轴线南起大学城、长洲岛,中间经过黄埔邮轮港、黄埔新城中心、创新大道(广汕公路)、广从高速路、开放大道等交通干道,北至知识城,向北也可继续延伸至从化流溪河地区。(二)两带:环帽峰山东南部旅游休闲带、珠江城市滨江旅游休闲带环帽峰山东南部旅游休闲带——帽峰山是广州市山地旅游重要的旅游发展区,同时也是黄埔区的生态核心,也其东部和南部的连绵山脉坐落在黄埔区内,在这些低山丘陵地区分布着众多水库,生态景观环境优越,现有白兰、天鹿湖等九个森林公园,规划沿帽峰山东南部地区建设一条以山地森林为主题特色的旅游休闲带。珠江城市滨江旅游休闲带——珠江自古是黄埔区最重要的自然人文走廊,随着黄埔区港口功能逐步由货运向客流的转换,以及滨江地区的城市更新改造,黄埔区珠江北岸滨江地区的城市职能也逐步从工业仓储向生活休闲方向转化,结合沿岸的海丝文化、水乡民俗等历史文化,可规划打造一条滨江旅游休闲带,既可以延伸广州中心城区沿珠江向东的休闲景观带,也可以在黄埔区增加一个具有地方风貌特色的城市旅游空间。(三)三心:黄埔主城旅游服务中心、邮轮港旅游服务中心、九龙湖旅游服务中心根据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黄埔区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实现和旅游开发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原则,在规划的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应补充旅游接待服务等功能,增设各式旅游服务设施。全区共规划三大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分别位于新黄埔正文中心区、邮轮港和知识城九龙湖中心区。同时为满足全域旅游的空间服务的全覆盖性,规划有科学城、天鹿湖、长岭、金坑、永和、云埔、西区、长洲、夏园、镇龙、莲塘、洋田等12个旅游服务次中心。黄埔主城旅游服务中心——位于黄埔区政文中心区,利用新黄浦城市中心区建设机会,规划旅游接待、特色商业、时代科技展示等就有黄埔产业优势特色项目,规划建设成为一处广州市内仅次于珠江新城中轴线核心区的城市休闲观光区。邮轮港旅游服务中心——位于黄埔区南部滨江的新规划邮轮港附近,即在珠江旅游带与全区南北向旅游发展轴的交汇处。主要为通过高铁、高速路、地铁、城市干道、珠江旅游航线等交通线路进入黄埔区南部的游客提供旅游接待服务。结合黄埔老港的改造、现代邮轮港的建设,规划建设成为黄埔区南部的一个龙头旅游景区,在区内规划旅游服务主中心。九龙湖旅游服务中心——位于知识城九龙湖中心区。中新知识城是广州市黄埔区中自然空间相对独立、现代产业园区相对集中的新区,为了实现园区休闲旅游功能,利用结合九龙湖建设、园区内知识服务与总部经济的功能,规划成为黄埔区北部的一处旅游服务主中心。(四)四区:创意知识城与风情乡村旅游区、山地休闲与森林度假旅游区、现代科学城与都市观光旅游区、沿江文化与商贸休闲旅游区。1.沿江文化与商贸休闲旅游区。分区形象:岁月时光之城。位于广河高速公路以南黄埔区内的珠江两岸地区,自然空间环境以“江”为特征,依托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南海神庙、长洲岛、黄埔军校等、珠江北岸滨江的城市滨江休闲带、国际邮轮港、穗港城等。发展要点:主要利用珠江及两岸的海丝、军校等历史文化和城市滨江休闲、商贸港等旅游资源,重点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区、现代滨江城市休闲旅游产业。2.现代科学城与都市观光旅游区分区形象:现代科技之城。位于黄埔城市建设区的广园快速路以北地区,基本包括了新科学城的大部分地区,自然空间环境以“山江之间的都市”为特征,依托的休闲旅游资源主要有黄埔新城等各大商业、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城内的各种现代产业园区以及萝岗香雪、玉岩书院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要点:根据区内的科学城、中心主城区、工业区等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规划打造相应的旅游功能组团,原科学城利用区内现有的高科技产业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区;黄埔中心区通过整合城市商业、娱乐、会展等各式公共服务和空间环境资源,重点在中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成最代表黄埔特色的都市观光体验旅游区;同时利用永和、云埔园区的各种工业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工业旅游区。3.创意知识城与风情乡村旅游区分区形象:创意之城。位于黄埔北部知识城,自然空间环境以帽峰山脉和福和山脉所围合的“山谷”为特征。依托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三山两湖”生态景观资源(知识城西侧的帽峰山东麓和东侧的福和山地、南面的油麻山,以及九龙湖、凤凰湖)、知识城未来最新科技产业资源,以及莲塘、洋田等黄埔区现存为数不多的传统村落资源等。发展要点:未来之城,依托“知识谷”中间的先进的园区和东西两侧的乡村地区,西侧的莲塘村与帽峰山森林公园联动,东侧的洋田、迳下、埔心等村联动进行旅游开发。本区重点发展科创产业园区、传统乡村风情旅游区、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区,等类型旅游景区,以及部分红色文化旅游点。4.山地休闲与森林度假旅游区分区形象:黄埔后花园。位于广河高速公路以南、主城区的帽峰山地区,自然空间环境以“山地、森林”为特征,依托的休闲旅游资源主要有区内的天鹿湖、尖峰、金峰、长岭、华峰、云马山、苏元等森林公园和众多水库。发展要点:利用黄埔区内的帽峰山地区优越的生态山地环境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山地森林为主题的各类新型的森林景区,各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生态景区间以自驾、骑行等绿道相连,规划打造成为黄埔区内主城区和知识城的休闲后花园,从而最终成为帽峰山旅游产业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嗯,旅游就在家门口,期待相关项目早日建成!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