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褚宸舸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禁毒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禁毒办《禁毒法》修改小组成员,国家禁毒委智库中国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理事,西安市法学会禁毒法学研究会会长等。

编者按

今天(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本期推送褚宸舸老师应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邀请于年12月1日在长安校区面向本科生的讲座实录。讲座录音由学生初步整理后,经讲座者修改审定。

目次

一、禁毒和防艾的关系?

二、什么是毒品?

三、禁毒的策略?

四、当前禁毒的体制和形势是怎样的?

五、禁毒法治化如何实现?

六、法律上如何看待吸毒者?

七、我国的戒毒体系是什么?

八、戒毒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九、能不能把吸毒合法化?

十、能不能把吸毒犯罪化?

一、禁毒和防艾的关系?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讲座时间有意安排到今天,是因为禁毒和防艾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这个联系是什么呢,有没有同学能回答?(有学生回答吸毒者可能会患有艾滋病)这个回答部分正确。毒品和艾滋病是孪生兄弟,所以禁毒和防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具体而言,毒品和艾滋病有三种关系:

▋第一种关系是吸毒的工具行为会导致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传播有三种途径,一是血液传播,一是性传播,一是母婴传播。过去,我国艾滋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血液传播。血液传播中,一类是因为卖血,这曾经造成艾滋病在我国中原地区大流行,另外一类就是静脉注射毒品。静脉注射吸毒时因为共用针头、针管,从而造成艾滋病流行。但是,这些年通过治理、宣传教育,因静脉注射毒品而传播艾滋病的比例比较少了。现在,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性传播,特别是男男同性恋群体中的性传播。

▋第二种关系是吸毒的结果行为会导致感染艾滋病。吸毒者吸毒以后,特别是吸食新型毒品(比如冰毒)以后,在药物刺激下,往往会伴随有性行为,也就是毒后乱性。现在有些娱乐场所有一种女孩叫“冰妹”。陪客人“溜冰”。冰就是冰毒,冰妹就是在娱乐场所陪客人吸毒以后,再卖淫。这种情境下,吸毒者和“冰妹”之间的性行为往往防护措施不安全(例如,因为长时间或猛烈的性行为安全套破裂)或者根本没有防护,这也是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三种关系是禁毒和防艾在措施方法上有交叉。主要是预防艾滋病和禁毒有一些共同的方法。例如,药物维持治疗、交换针具,既是防治艾滋病的方法,也是禁毒的方法。国家提供美沙酮进行药物维持。美沙酮本身也是一种毒品,政府将其提供给海洛因成瘾者,用来抑制、替代海洛因。海洛因滥用,其中有一种方式就是静脉注射。当用海洛因的人越来越少,其中静脉注射的人越来越少,艾滋病感染就相应减少了。

二、什么是毒品?

▋《禁毒法》第二条对毒品有个定义,该条第一款采取了概括和列举的方法。列举我国最主要的毒品种类,比如说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可卡因。概括规定是指:“国家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这一句。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毒品在物质属性方面是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所谓国家管制,怎么管制呢,主要是通过法律方式管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世界是通过国际公约进行国际管制的。在国内也受到严格管制,国家药监、公安、卫生部门联合制定了一个清单目录。目录隔几年就会调整一次。“使人形成瘾癖”,就是指能够使人上瘾。

▋上面是正面规定,下面这款是反面规定。所谓毒品,还要排除掉我们医疗、科研、教学上使用的,即依法正当使用的情况。比如说生病动手术或患有精神疾病,医生要开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会要求有特殊资质、特殊处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正当、依法使用的过程中,不叫吸毒,也可以生产、使用、运输、储存等。总之,《禁毒法》通过一正一反两方面规定,给了毒品一个定义。

▋《禁毒法》年生效后,全球和我国的禁毒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有人也提出观点,认为《禁毒法》中关于毒品的概念,因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属于药品,药品是治病救人的,毒品刚好相反。所以,应当把法律中的“药品”两字改为“物质”,以扩大管制的范围,同时也使人民群众不至于误解:我不就是用点药吗,你怎么说我吸毒呢。

▋毒品和药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当、合法的使用,就不叫毒品,比如说有同学快考试了,整夜失眠,精神科医生给你开些安眠药,这个就叫做药品。但是,你自己去购买黑市的药,医生处方说一天吃一颗,你一天吃十颗、二十颗,这就叫滥用。法律上所谓吸毒,在医学上统称药物滥用。非法滥用药品就是吸毒。判断毒品和药品,就是看是非法滥用还是合法使用。

▋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称,叫做“精神活性物质”,也称为新生代或第三代毒品。第一代是传统毒品,比如说鸦片、海洛因、大麻,大都是从自然界已有的植物当中提取的。第二类毒品是合成毒品,属于化学方法合成的,自然界本来没有,例如冰毒、氯胺酮等,也叫新型毒品。

▋目前世界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成为严重问题。精神活性物质钻了我国法律管制的空子。药品中有两大类,第一类容易让人成瘾,叫做易成瘾药物,还有一种叫易滥用药物。易滥用药物不一定是易成瘾的。

▋例如,中国有些医生,特别喜欢给病人开各种各样的抗生素,病人稍微有点问题也会自己去买抗生素,所以在中国,抗生素是被大量滥用的,滥用的结果就是耐药性特别强,抗生素已经升级到高端,较低级的抗生素已经对中国人没什么作用了,因为我们产生了耐药性。

▋但是注意,抗生素不是成瘾药物,没有听说哪个人因为用抗生素成瘾的。易成瘾药物和易滥用药物的交叉,就是毒品。毒品既是容易滥用的,同时也是易成瘾的。同时,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前面所说的要接受国家管制的,也就是要在国家那个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名录上面。

▋换句话说,如果它既是容易成瘾的,又是易滥用的,但是没在国家规定的名单上,我们仍然不能采取法律上的管制措施。但是,这部分对人身、社会有没有危害性?当然有危害性。它的危害性跟原先的毒品没有太多区别,甚至可能危害更强。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的目录隔几年才会变化,这期间有人改变一些毒品的化学构成,让它从化学上变成了另外一个物质,有意识创设出新物质钻法律制度的空子。

▋据说,这个精神活性物质总数超过了六百种,在我国流行且典型的就有上百种。我国政府现在认为精神活性物质也需要进行管控,具体怎么管控呢?

▋针对新精神活性物质列管缓慢、实际执法缺少法律依据的问题,公安部、食药监总局、卫计委制定《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列管办法》一次性增列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将药用类和非药用类精麻药品分开管制。也就是说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出台一个新目录。这个目录不同于原先的精麻药品目录。同时,还会发布一些预警或预防措施。

▋比如说有些地方出现一些新物质,经过鉴定发现既有成瘾性又容易滥用,就需要对它进行禁止。只不过,这种管制目前不是按照毒品来管制的。所以,现在学界和实务届有修改《禁毒法》第二条,重新定义毒品的呼声。

▋毒品从药性来看,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镇静剂。比如大家所知道的海洛因、鸦片就是镇静剂。二是起兴奋作用的,大家都知道的冰毒,这叫做兴奋剂。三是,致幻剂,吃了以后会出现各种幻觉。

▋这个分类的意义在于我们要根据它的效果分类对待。过去有些媒体说,毒品用了以后就会杀人、放火、强奸。兴奋剂使用后容易产生暴力性的违法犯罪。它会产生兴奋作用,甚至会产生性的亢奋。但是,镇静剂如鸦片,就没有这个作用,鸦片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阳痿呐。使用镇静剂,觉得活在这个世上没意义,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就容易选择自杀。现在有人吸毒后开车,造成事故。绝大多数情况是使用了致幻剂。

▋现在毒品使用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合成毒品正逐年增加。现在合成毒品基本上和传统毒品五五开,甚至在有些地方,合成毒品占到三分之二。合成毒品用了以后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的。合成毒品的生理戒断症状并不明显,它主要是对人的精神中枢系统产生作用,直接作用于人脑,会形成人脑内部的一些病变或改变。

▋为什么会合成毒品会增加,有没有同学来说一下?(学生回答:合成毒品只要有化学原料,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造,所以说它所占比重会增高,这是我的想法)还有没有?(另一学生回答:这可能跟市场流通难易程度也有关,成本、人力、物力也相对需求较低。)这两个同学回答正确。

▋对传统毒品而言,毒源在外,我们可以通过堵源截流的方式让它进不来。而合成毒品,可以就地生产,只要有原料,就可以生产。据说西安交大有个退休副教授,生活比较困难,身体又有病,性格比较孤僻离婚了。他是搞化学的,就被贩毒集团所聘请,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也同时解决生活困难,帮贩毒集团来生产毒品。最后被抓住了,媒体叫他“毒师”,生产毒品的老师。现在生产毒品的工艺并不复杂,只要有原料,在家里用高压锅就可以做。

▋我们现在制毒的分子式在网上都可以找到,只要有原料,化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就可以做。你们后悔没学化学吧?(全场哄笑)原料呢,其实也可以通过多方找到。因为我国地大物博,易制毒化学品在各行各业都有使用,过去控制的不是特别严格。所以结果是,我们国家前几年制毒问题非常严重。这是其一。

▋合成毒品大流行另一个原因,是合成毒品跟现代娱乐业产生了共生、伴生的关系。歌舞厅、迪吧当中大量使用合成毒品。毒品跟现代娱乐业之间的联系,流行音乐与毒品的关系,也有人写过书。为什么那么多歌手要去吸毒,这个问题很复杂,一言难尽,这里不去说它。这个问题我虽然没有做深入研究,但是,是不是不用毒品歌就写不出来、唱不出来,我觉得肯定不是,寻找灵感只是个借口。

三、禁毒的策略?

▋毒品治理实际上需要两个方面同时来做。一方面要减少供给,一方面要减少消费。毒品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作为消费品,减少消费,无非两个办法,一是减少供应量。怎么减少供应量。就是缉毒、查毒,减少它的生产量,在运输环节查获,让毒品送不到消费者手里。减少供应会产生什么影响?

▋我举个例子,比如茅台酒一年生产50万瓶,现在茅台厂宣布改为一年生产10万瓶,减少了五分之四,结果是什么?(学生回答:减少供应供不应求,价格持续增长)。说的非常正确,越打击价格越高,价格越高,因为它的利润高,逐利的人更多,进入到生产、流通领域的人越多。

▋即使我们曾经在缉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最后的结果是越打击毒品越泛滥。这说明光打击不行,必须要减少使用量。怎么减少?一是通过预防,不要让总量增加。我们现在每年新增加一百多万吸毒者,新进入到吸毒队伍的人越来越多,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通过预防,让年轻人不要吸毒,年轻人不吸毒,增量就会减少。

▋增量虽然减少了,但它的存量还在,原先吸毒的人还在,而且吸毒成瘾是一种的复发性的脑病,你不治疗它不会好转。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强化戒毒措施,让这些人要戒毒。

▋一个减少增量,一个减少存量,逐渐让现有的几百万登记在册的吸毒者越来越少。当然我们知道毒品很难戒,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后面会讲怎么戒,法律设计了一整套戒毒制度。

▋总之,围绕供给和消费两个拳头出击,一方面打供给,一方面打消费。如果光打击供给不考虑消费不行。光考虑打击消费,供给不考虑也不行。国家禁毒委专门有一个工程叫“青少年毒品预防工程”,有一个“社区康复工程”。有“专项禁毒机制”,有“网络查毒”的机制,各种各样的机制。

▋所以说,国家禁毒委现在的思路可以说很明确。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坚持下来,坚持上几年,效果一定会显现出来。

▋我认为,未来要走三条道路。

▋一是法治化道路。我出了一本书就叫做《中国禁毒法治论》依法办事。二是科学化道路。不能仅凭借热情做事。光有一腔热血,那是盲动。现在要讲科学。戒毒这个问题不是凭借热情、感情就能解决的。过去我们认为一个人吸毒是因为思想品德、觉悟不高。但是,大家看思想觉悟高的领导干部、教师也吸毒。其实有时不完全是思想道德问题。不能搞道德泛化。另外一方面,也不完全是意志力问题。有人说,我就不相信戒毒戒不了,一试,结果就是戒不了。要靠医生、要靠科学,不能乱来。就像吃药一样不能乱吃。

▋三是社会化。禁毒靠国家,国家的负担越来越重、投入也越来越大,完全靠国家机关,特别是完全靠公安机关,禁毒工作做不好。禁毒是社会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做工作,光靠一家不行。所以现在提出来叫做“社会系统工程”,要综合治理。我们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

四、当前禁毒的体制和形势是怎样的?

▋我们先了解一下禁毒的领导机构有哪些呢?国家层面就是国家禁毒委,在党方面就是政法委、综治委。国家最重要的禁毒政策都是党中央做出的,比如说年的《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就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发布的。这个文件是纲领性的,总书记和总理也给禁毒做过批示。

▋国家禁毒委是一个联席会议机制。国家禁毒委的前身叫做全国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当时还是小组,它的身份还不明确。年12月《禁毒法》通过。明确国家禁毒委负责全国禁毒工作的指导、协调、组织。《禁毒法》很重要,实际上是禁毒委合法性的一个组织法依据。法律规定,各地方可以设置禁毒委,它没有要求地方一定设置。但实际上各个地方都仿照了国家禁毒委的样式,设置了禁毒委员会。

▋禁毒工作有哪些方面?一个是预防教育,一个是四禁,一个是戒毒,一个是国际合作。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怎么做?禁毒委不是孤家寡人,它是一个联席会议,目前有三十八个成员单位,党政军企群团都有。国家禁毒委一年一般开一次会,各成员单位会有一个至少副部长级别的领导参会。禁毒实际上靠这三十八个单位共同来做。禁毒委主要做统筹,把这三十八个单位揉在一起。

▋具体怎么做呢?是公安部牵头,齐抓共管,国家禁毒委办公室和公安部禁毒合署办公。国家禁毒委为了让大家都动起来,成立了八个小组,各有一个部门牵头。我们还有专门的重点地区整治,挂牌督办。这是我国禁毒的工作机制。

▋再来看一下禁毒所面临的形势。到底有多少吸毒的人,毒品的来源在哪里,制毒物品来源、毒品的流向是什么、全国的戒毒情况如何。年公布的禁毒报告。总量登记在册的有万人,全年查获了万人。(这是截至年底的数据。根据年公布的禁毒报告,截至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5万名,年全国新发现吸毒人员44.5万名,查获复吸人员60万人次。)

▋人员中出现了一个趋势,叫“低龄化”,全国有2万左右登记在册的未成年人。吸毒人群多元化。主体是无固定收入的,也有数量相当多的公务员、大中小学的老师、一些演艺界人士,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些涉足。毒品的主要的来源,海洛因仍然主要是来自境外。“金三角”和“金新月”。一个西南边,一个西北边。我们就像“肉夹馍”一样被夹在中间。

▋另外,中国制造,制毒本土化水平越来越高,主要在广东。潮汕地区一个村子,村长支书就是贩毒集团的老大。还有一些土制毒品,主要在山区。种植罂粟的问题。武装贩运的问题。贩运过程中出现暴力化。

▋所以,公安执法中,死亡率最高的警种可能就是缉毒警,危险性很高。还有网络贩毒、网络吸毒。浙江一个地方一些老大妈通过视频方式,交流吸毒感受,在网上吸毒,建立了聊天室。网络贩卖,主要是通过物流快递送货。还有戒毒工作,吸毒人员的管控,重点行业人员吸毒问题。比如说演艺界人士吸毒问题,屡见不鲜。

▋如何来治理,有人说让他们都不要登舞台了,给他们禁演、封杀。有人说终身封杀。我写过一篇文章,我觉得还是要给他们留一条活路。这涉及到公民的生存工作权,劳动保障。有人说禁演封杀后,他可以作别的嘛。一个导演,半辈子做导演,50岁不让他做导演,你让他干什么。你们同学学法律做法律行业,40多岁不让你做法律行业,你能干什么,哪里有这么好转行的,这涉及生计、劳动保障,没有那么简单。

▋世界上毒品问题也很严重。年4月19日,开了世界毒品问题特别联大。有数据显示2.46亿人在使用毒品,每二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吸食毒品。世界禁毒出现了很大的挑战。一是,精神活性物质的问题;二是,鸦片供应量不断增加问题;三是,数字货币,如比特币。

▋过去贩毒交易靠货币,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监管。刑法上专门有打击洗钱犯罪。用网络货币,就规避掉了法律,证据也不好固定。四是,有些国家和地区对部分毒品进行合法化。比如荷兰和美国搞大麻合法化。

▋荷兰很多年前允许在特定场合吸食大麻,导致很多人去荷兰旅游,其实主要是为了吸毒。近年来,荷兰也改变了。把这个渠道堵死了。你要去它的“咖啡馆”必须是会员,办会员必须是本地居民。很多地方开放部分毒品以后,导致全世界对于毒品管制的担忧,全球禁毒体系和几个国际公约未来何去何从,争议比较大。

五、禁毒法治化如何实现?

▋这个问题的前提性问题是禁毒法治化实现了吗?禁毒法律体系形成了吗?我曾经做了一个统计,我国立法涉及禁毒的有个,各级文件涉及禁毒的有个,加起来个,这是截止到年5月的数据。这些立法和文件当中,立法有哪些种类呢,在之前《禁毒法的变迁》讲座中,我给大家讲过,一百多年来禁毒立法怎么发展过来。这里不再展开。

▋我们禁毒的依据有法律,还有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公安部门等部委制定的规章,还有两高的司法文件,还有公约条约,地方性的立法、民族立法,所以说相当庞杂。从某一部门法角度是研究不清楚的,必须要综合考量。这些立法中我也做了一些数据发掘。

▋可以看出这方面的立法目前还不是人大主导的,行政立法要多一些,另外现有立法绝大多数是年之后诞生的。大家看禁毒方面的书,最好去看年以后新出版的著作。所有规范当中,公安机关主导较多。学界叫行政主导。

▋《禁毒法》的草案初稿就是由公安部起草的,然后交给国务院法制办,经过研究讨论,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最终以国务院的名义交于人大,经过三次审议通过。地方规范性文件有地域分布特点,最多的两个省分别为广东、云南。所以大家知道这两个地方毒品问题严重,但是也从另一方面体现这两个省特别善于利用法律解决禁毒问题。工作和地方立法结合紧密。

▋我国的禁毒规范存在什么问题?首先,这些规范不完全是立法,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文件的形式。所谓的文件治国,文件禁毒。禁毒工作一靠法,二靠政策,也就是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文件,三靠制度,有正式非正式的制度,四靠实践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来倒逼。我称为“四轮驱动”。

▋有时,实务部门更重视地方的立法和文件,甚至有些地方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说东,下面说西,当然也不对。其次,还有“运动式执法”,一搞起来就一阵风,会战总有战役结束的一天。再还有就是抓的人和金钱奖励挂钩,所以就有人违法违规抓人。有些地方戒毒资源分配不均,公安机关的戒毒所人满为患,司法行政机关的戒毒所闲置。

▋对此,我总结为三大困境:一是,投入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二是禁毒工作脱离法律轨道,很多机关没有法律依据,仅依据政策。三是戒毒制度效果不佳,至于是不是科学,有没有保障人权,都值得探讨。

▋既然问题纷纷产生,那禁毒法治化如何实现?我觉得,第一,要有好的法律,叫科学立法,这个法要符合宪法,要有正当性。第二,从执法上要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当然也要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三,要化解在禁毒上出现的问题,既要保障人权,也要限制人权,处理好这对矛盾关系。

六、法律上如何看待吸毒者?

▋记得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看望戒毒的人。他说“我们要科学人本的看待吸毒者”。我们官方对吸毒者有三种定性:一是违法者,二是病人,三是受害者。这三个定性导致的结果不一样。如果他违法,法律就要处罚,至少要管制限制。但是作为病人,首要的是救治,帮他戒毒。作为受害者,有些人是不自愿的情况下,例如被诱骗、身体有疾病长期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产生依赖。对于受害者,国家要给予帮助、支持、保障。

▋对于吸毒者,我国的法律措施很明确。首先是违反治安处罚法,要进行行政处罚。但是,如果他不仅仅是吸毒,而且成瘾。就要设置戒毒制度,强制、教育他戒毒。如果他没有被发现,医院或戒毒所戒毒,就免予行政处罚。紧接着对他戒毒就可以了。这套政策叫做非犯罪化,既不把吸毒者当作罪犯,但是我们也不放纵吸毒,而是采用行政方法来解决。

▋禁毒的重点是“管人”。通过管人来查毒。公安机关把吸毒的人称为重点人群、重点人口。综治委下设一个特殊人群专项组,管理五种特殊人群,即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艾滋病感染者。

▋这五种人是国家特殊监管的对象。有好多吸毒者抱怨受到国家机器的监控。为什么受到监控,是因为政策设计者认为他们有一定的危险性。他们违反了法律,所以国家要监控,国家怕他们反复违反法律,或者衍生更多违法行为。

▋但是,国家监控也有一个程度。我问问大家,现在哪个人不受监控?网上微博、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