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 ——歌德 23.°N,.°E 中大南方铜像 Fri.Oct.20.20:30 1出发,前往驿站 此次黄三线全部成员:点点、小马达、雨神、雨世、康师傅、小帅勇 集合完毕,在铜像拍完大合照,装包上车,前往溪头村青衣驿站。 2到达驿站,前夕 抵达驿站时,驿站老板外出钓鱼了,还未回来。 一切妥当后,我们在房间里开会,再次确定明天的行程事项,还跟老指导员雪狼语音通话,了解他们之前走黄三线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几点 ①必须提早出发,避免走夜路 ②黄茶园—八仙顶这一段,尤其是竹林路要注意避免落队,迷路,这段路的轨迹会出现偏移,那里可能有磁场 ③双湖酒店:那里有人有车,可以补水,下撤 ④双湖酒店—G:尽量快点赶到,避免走夜路 ⑤黄三线一年里驴友走过的次数不超过十次,路很野很虐 溪头村 Fri.Oct.21.5:00 3溪头村——黄茶园 天未拂晓,公鸡未打鸣,我们起床了。 房间里陆续飘出了泡面的阵阵香味。 吃完早餐后,先是跳一段魔性的金龙拍拍操,醒脑醒神,再集合热身,准备出发咯。 注:视频来自康师傅 黄茶园的路属于直上到顶,是从化十座千米高峰最容易爬的线路。 大表哥雨世是前锋,年轻气盛,体力充沛,一开始就走得“气势汹汹”,基本没停过,队员们也是激情满满。 黄茶园的前半段是阶梯,后半段是好汉坡,哈哈哈,果然,从化第三高峰名副其实。 A队的男人身强体壮,A队的女人无所畏惧! 不久,咱们就登顶了。 雨神作为领队,露出了一切都在控制之中的眼神。 4黄茶园——八仙顶 登顶后,休息10分钟,沿着山脊线往八仙顶继续前进。 从黄茶园到八仙顶的这一段路很少人走,植被茂密,一不留神就会走错路。 我们大致沿着-米等高线走的。 6个人紧挨着蜷缩着像一串串好的丸子,在竹林里穿梭,披荆斩棘。 就这样,小心翼翼,穿越了5座千米无名山峰,到达平顶山,八仙顶则是对面的山峰。 又一轮的翻山越岭,终于抵达了八仙顶 不爬不知道,一爬吓一跳,八仙顶的八个顶可真让我们好好体验了一番“重峦叠嶂”的感觉! 5八仙顶——三角山 原地休息,欣赏风景,拍照装逼,然后上包,往三角山出发。 接下来的路,仍然要翻过几个海拔多米的无名山。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但是我们不怕。 途中遇到了三个重装的驴友,非常欣喜。因为已经有10个钟没见到其他人影。 那感觉就好像是失散多年后又再次重逢, 不过我们都是赶路的人,简单问候彼此,各自出发。 登顶——三角山。 6三角山——抽水蓄电站 简单休憩,准备下山。 抵达上洞水库,沿着上洞水库的周边走。 这时,夕阳的光辉,有些微弱,天边就像挂着一个咸蛋黄,让饥饿的人想咬一口。 我们加快了步伐,追赶着太阳,快乐地奔跑着 。 到此,“黄三线”基本走完。 回程——沿公路走大约10公里一直到G国道,较安全,还可能找到车徒搭。 大铁门休息,吃干粮。每个人都拍了一段小视频纪念此次走黄三线的感受。 大表哥更是说出了“黄三线后,从化再无山”的豪言。 注:视频来自雨神 带上头灯,上包回程。 我们一直走着,突然在黑暗中,有一道亮光,这对于饥碌肠肠的行路人,好比是温暖,是食物。 这是一个蓄水电能电站。 晚上的山区,风大,又冷,但是蓄水电站的人员很友好,同意我们在办公楼里避风御寒。 他们对于户外登山者再熟悉不过,说可以顺路送我们下山。 蓄电站的阿姨还热心给我们烧开水泡茶。 此时此刻能喝到一杯热茶是一种幸福。 7抽水蓄电站—古田镇 我们七个人,挤在一辆车型较大的5座车。我选择坐在后备箱,可以枕着,靠着,被包围着,有所依偎,这种感觉很好。 对于这次旅行,车上的见闻也是一种深深的记忆。 搭载我们的司机是这个抽水蓄电站的建筑工程师,来自湖南长沙。 他抛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吗? 然后露出个理工男式的微笑。 古田抽水蓄能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是大亚湾核电站的配套工程。 普通的火电站可以根据用电量,通过加减燃料来调节,而核电站每天输送的电量基本是一样。到晚上的时候,有一部分电没用到就浪费了。而抽水蓄能电站这时就发挥作用了。晚上利用这部分电把下游的水抽到上游,白天用来发电。这样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是最优化的。 我们在古田镇下车,挥手告别司机。 8古田镇——学校 找包车,吃晚饭,回校。 抵达铜像,此次黄三线的行程圆满结束。 黄三线后,又开始期待下一次去爬船底顶了,上船,约吗? 奔走的小马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