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当前研学活动受热捧,红色研学、科技研学、乡村研学……研学主题更为丰富,研学范围更为广阔。然而,随着研学市场的日益扩大,也出现了一些良莠不齐、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的问题,一些地方已通过建立公开遴选机制着手规范。各地“研学热”恢复明显自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已经纳入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广东、浙江、江西等地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研学基地,制定了研学的具体实施意见。“双减”背景下,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研学让孩子走出教室,探索自然,接触社会,通过实践体验达到“知行合一”。这种教育形式已被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广泛认可。在广东,科普类研学比如参观港珠澳大桥,乡土民俗类研学比如体验农耕劳作,历史文化类研学比如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直是热门之选。稻喜文化旅游发展(广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志威说,他们在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米埗村结合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和非遗传承研学项目,仅一个小村庄,今年累计接待近万名中小学生。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萌说,年春节过后,广东省研学市场迅速回暖,省内中小学从3月份开始轮期排班参与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有些服务机构仅3月份的接待量就达8万人次,有的基地甚至每天接待超过人次。浙江文旅机构相关人士透露,浙江今年“五一”期间省内亲子游中四成以上为周边研学项目,涉及红色之旅、宋韵文化、乡村振兴、山海协作等多个主题,其中亲近自然和文博探秘类项目尤其受欢迎。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研学市场近年来增长迅猛。按照相关规定,学校通常安排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参加研学旅行。业内人士估计,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超千亿元。然而,随着研学市场的复苏,多方抢滩、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等问题也不时暴露出来。记者采访发现,浙江省内经营研学业务的机构数千家,其中不少为各种培训机构、俱乐部、教育服务咨询类企业,未必具有委托开展研学的文旅资质,研学项目质量也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近日,广东一名学生家长曝光学校组织研学5天收费元,引发社会对研学收费标准的质疑。记者发现,有的研学项目免费而有意义,比如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