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从化”原来叫“怀化”?

“吕田”原来叫“纸峒”?

“良口”又称为“良明”、“良平”?

“温泉”原名叫做“青龙头”?

请看“从化”主要地名的来由……

#从化#

唐代《通典》第卷:

“天下之立国宰物尚矣,其画野分疆之制,自五帝始焉。道德远覃,四夷从化,即人为治,不求其欲……”

这是统治者对从化一词的释义。

清从化县城。

从化用作地名,则早在晋代,番禺与增城之间曾析置新县,叫怀化县,跟现在从化所辖的范围接近,后废。《通典》之义,及怀化旧县的置废,为后来从化起名提供了依据。

据《今县释名》:

“峒獠谭观福,恃险为乱,明弘治二年讨平之,因置今县。”

即,明弘治二年(年),建县“从化”,取“欲民从上之化”“远民归化”之意。

从化县城旧址平面图。

知县郭遇熙解

清康熙年间,知县郭遇熙撰记:“邑名从化,欲民从上之化也。”

又:“是民之从我皇上之化也。”说他来从化任职兴教,民风日正,“化日以从”。

从化的文明前进了一大步。

年的从化。

从化美称

从化还有一个美称:从阳。

郭遇熙任职从化期间修县志,《屯田志》有“郭遇熙曰:余修从阳志”。清康熙三十三年(年),进士毛际可来到从化,写了首《从阳旅舍苦雨》,用“从阳”。

清康熙四十五年(年)县令梁长吉撰文多次以“从阳”代从化,当是美称。在北帝古庙,门夹石上刻有对联,其下联:帝心广运息遍从阳。从化新义更明了。

年从化夜景。

新时代网友释义

“从容闲岁月,化古更出新”,热心网友此番创意虽不能代表官方正解,却深刻表达了从化人民对从化这座城的热爱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从容大步地向幸福美丽生态之城迈进,这是我们的决心,更是我们的信念。

#吕田#

曾用名—纸峒。

吕田在从化建县前,叫纸峒,以造纸出名。

纸峒的纸叫流溪纸,简称溪纸,名气很大。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从化有流溪纸,纸出流溪一堡,有上流纸渡、下流纸渡。二渡专以运纸,故名。其竹名曰纸竹,与他竹异。男女终岁营营,取给篁箐,绝无外务。其法先斩竹投地窖中,渍以灰水,久之乃出而椎练。渍久则纸洁而细,速则粗而渗。粗者一名后纸。”

“男女终岁营营,绝无外务。”当时纸业昌盛程度可见一斑。

原料充足、工艺和质量好、河运便捷,三大优势,令吕田溪纸曾经畅销各地。

年,吕田地区还有用水车动力土法制纸。

点解后名“吕田”

一说:“天时”

上有新丰沙田、遥田两墟,下有街口、良口两墟,吕田居中,合两口字和地名成吕田。

吕田是广州地区唯一有雪景的地方。

二说:“地利”

吕田群山之中,有两个盆地,一是由吕中、吕新等村组成的北部狮象盆地,约33平方千米;一是由塘田、草埔等村组成的南部安山盆地,约15平方千米。从北部的高山往南看,正好上面一个小口下面一个大口的“吕”字。

三说:“人和”

据李氏族谱图载,宋朝年间,有吕姓人来此地落户建庙,其所有的田叫吕田,其所建庙叫吕田庙。大约清康熙五十九年(年)时,庙附近成墟,叫吕田墟。

吕田大肉香喷喷。

#良口#

良口又称为良明、良平、良新。

很久很久以前,居住在南粤的古壮人用颜色黑白红花黄来分支,他们是最早的原著民。

良指黄族,是黄的意思。顺德有大良,白云区有良田,与良口的良都是一个意思。

良口的黄龙带水库。

另一说是清初番禺人在此开铺,商号“良兴”,良兴地处流溪河与大水冚汇合的河口,所以又名良口。

良口源自良兴的说法是本末倒置了,因为明代已有“良口田”地名,所谓“良兴”是因良口田而起。

良口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明清时期。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良口视察。

流溪河水电站

流溪河水电站建设时,受到各级领导人的高度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