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昨日,广州塔上打出“老师您好”字样,庆祝教师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骆昌威、邱伟荣摄南山学院教学团队和相关老师学生在一起,同庆教师节。受访者供图赖宣治彭娅刘窗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决定,授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个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于淑雯等名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授予芦咏莉等79名同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同时,教育部决定授予于立君等名同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授予陈姗等名同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其中,广州有5个团队及学校,15名老师获得表彰。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名单广州上榜名单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教学团队广州市南沙区金隆小学广州从化希贤小学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全国模范教师樊军辉广州大学刘窗洲广州市第三中学刘永志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宋耀平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炭步初级中学洪少帆广州市执信中学全国优秀教师陈敦金广州医院李瑞荣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黄晓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姚建军广州市真光中学张耀佳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中学赖宣治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陈光荣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钟燕霞广州市从化区流溪小学苏雄略增城区小楼中学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彭娅东风东路小学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教学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坚持基础研究、临床医学与教学紧密结合年,广州医科大学成立了以培养能够胜任临床、科研、管理等相关医学工作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南山学院。年开始器官系统课程整合改革,共设置十个模块和两个教学团队,依托优势学科、资源,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发动,招募优秀教师组建跨学院、跨学科的开放性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钟南山院士亲自指导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改革,并坚持为南山班本科学生授课。团队坚持基础研究、临床医学与教学互相紧密结合,在国内率先开展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器官系统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如今,南山学院本科学生在科学研究、创新创业项目、临床技能竞赛、研究生入学考试通过率、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就业率等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赖宣治(全国优秀教师)用一根跳绳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9月9日,刚刚获得年“感动广州的最美教师”称号的赖宣治发了一条朋友圈:“忙碌的日子,但非常充实。”配图是他带着学生参加花都区文明礼貌主题月,并进行跳绳表演。小小的跳绳,让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的孩子们,有了大大的舞台。七星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现在全校只有9个教学班、名学生、18名教职工。就是这样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学,从年开始,在区中小学生跳绳赛中崭露头角,接着到南宁、安徽、大连、马来西亚……一路捧着跳绳冠军宝座前行,先后培养出20多名世界跳绳冠军,其中打破十多次世界跳绳纪录,被誉为“中国速度,七星奇迹”。神奇的是,赖宣治却是学篮球出身,对跳绳根本不擅长,却带出了一支享誉中外的跳绳冠军队。年,刚刚从体育学院毕业的赖宣治,怀着满腔热血来到七星小学,当时全校只有6个教学班、名学生、11名教职工。赖宣治决定在这里干出点名堂来。他首先选择把篮球带进课堂,然而干劲十足的他很快就遭遇了第一盆冷水,在教学中,他发现七星小学规模小,场地、经费、器材都受到局限,篮球梦就这么熄灭了。之后他还尝试过推广田径、象棋等,可是参与面实在是太小,普及太难了。机会出现在年,为了让城乡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花都区教育局在城乡中小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跳绳正好作为增强学生体质的一项体育项目被大力推广。对于资金场地都有限的七星小学来说,跳绳简直是再适合不过了。对跳绳一窍不通的赖宣治,开始了每天天未亮就爬起来练习跳绳的日子。可是块头大、体形大的他参加跳绳测试,三次都不合格,更别说教好学生了。跳绳队组建快一年时间,只在镇里拿到过几个名次,看不到成绩。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时候,赖宣治没有放弃。他一头扎进对跳绳的研究中,为了学习一个动作,一个视频他要反复看几十遍。一年下来他看了多本书,研究了国内外上千个视频。在一次彻夜研究后,他想出了一种改进跳绳速度的半蹲跳跳法,这一次飞跃让跳绳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越来越多的学生重新捡起跳绳,回到训练场上。借助一条小小的跳绳,这些没有出过远门的孩子,一步一步去到了世界的赛场,在为国争光的同时,他们的未来也愈发光明起来。彭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个喜欢拥抱“小豆丁”们的校长东风东路小学校长彭娅这次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彭娅年参加工作,年调入东风西路小学,后来分别担任小北路小学、东风东路小学校长。她还是广州最早的正高级小学老师。作为广州第一批“小学教授”,她曾接受广州日报的专访。当时,作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培养对象、广东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广州市首批名家工作室主持人”,彭娅的工作非常忙。但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她还坚持写论文、做科研、不放弃数学教学实践。她说过,作为一名教奥数的老师,自己整合时间的能力非常强。生活中的彭娅也是如此。“有一段时间我身体不太好,要喝姜糖水,一起床,我洗完手就冲进厨房,把火开了烧水,切两片姜放进去。我就去刷牙、洗脸,差不多做完后跑回厨房把火一关,把红糖往里一扔,盖上盖子捂着。然后去房间化妆,收拾好了,茶也捂得差不多了,揭开盖子就可以喝了。我的生活节奏快效率比较高,这就是奥数里的‘统筹’。”彭娅说。作为校长,她非常在乎每一个孩子的感受。有一年教师节,她回到办公室,发现门边上塞了一小张贺卡。她俯身捡起,拆开,喜笑颜开:“是一年级的孩子,字不太会写就画画,太可爱了。”在彭娅看来,作为老师,让小朋友们喜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喜欢这个老师,自然会对他教的知识感兴趣,最后获得知识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彭娅在校园里遇到学生们,总喜欢俯身拥抱一下他们,或者摸摸他们,因此很多“小豆丁”跟彭校长特别亲。有些小女孩看到彭娅,就会跑到她身前说:“校长我要抱抱你。”彭娅认为,学校的目标不是培养仅仅会听话的孩子,而是培养会思考、有思想、知识丰富、心态健康、人格健全的阳光孩子。在东风东路小学,从周一至周四,老师任意选择一天不给学生留书面作业。在彭娅看来,如果将这6年的目标全锁定在分数上,而忽略孩子其他能力和素质的成长,就是荒废时光。“无作业日”并不意味着放纵学生,而是给他们一个更多元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东风东路小学的新版校服,也是由当时正在读二年级的一位女同学设计的。彭娅表示,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充满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校最大限度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我的校服我做主,我的校服由我创”的自豪感。刘窗洲(全国模范教师)让学生们像“雁群”一般目标一致刘窗洲是广州市第三中学高级数学教师,同时也是德育处副主任。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刘窗洲老师乐于通过跨界学习,尝试提炼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经验,并且推而广之。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班主任们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包括“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德育模式”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有待改良与提升。如何让“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呢?刘窗洲和他的团队开展了深入的思考。最终,刘窗洲和他的团队通过研究“雁阵效应”,开始了把“雁阵”作为班级文化的探索。“对于一个团体来说,一致的目标,以及成员之间的高信任度,会让他们像一群‘生命迁徙之旅’飞行的大雁,即使在改变方向与阵型的时候,每只大雁都能够相互默契地调整自己的速度与位置,始终使阵型保持优美、协调、高效、目标一致、充满生命活力,最终完成上千公里的飞行。”刘窗洲说,一个班级犹如一群大雁,唯有目标一致,团结合作方能实现共赢发展。受“雁阵效应”的启示,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在许多领导、专家、团队成员们的鼓励和智慧碰撞下,广东省名班主任刘窗洲工作室提出了“五立雁文化”育人模式,“五立”即“立向、立德、立人、立业、立美”。在“五立雁文化”班级建设实践中,学生们传递着“忠诚、分担、弘毅、互助、鼓励”的积极团队精神,共同体验幸福快乐、品质共赢的成长历程。这样的班集体,有“班魂”,同学之间彼此“互助,不抛弃;弘毅,不放弃”。刘窗洲所带的班级中,多次获得区级“优秀班集体”“先进班集体”,是学校的标兵带头班,累计68人次分别荣获区、市、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学习积极分子等称号。在实践的基础上,刘窗洲主持了广东省学校德育科研课题《基于雁阵文化的家校协作实践研究》等7项省级、市级德育或数学学科立项课题。他的专著——《“五立雁文化”育人模式下的班级建设新探》公开出版,让“五立雁文化”育人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得以推广。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