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s://m.39.net/pf/a_4517271.html

这几天是幼升小的表演,有多少人卡在路上

什么史上最难入学年导致系统瘫痪,简直瞎说。非要挤在第一天白天,刷刷刷,啥系统都得跪呀。

系统好不好用,就不说了,但今年,确确实实是名副其实的史上最难。

大家可以通过这张表格,回顾下。

20.1万的户籍出生人口,比前1年翻了近一半;比前6年翻了一倍。

这一届的压力,从娘胎里就开始了。幼升小,小升初只是前菜,中考才是胜负局。

有个扎心的事实,过去10年,普通高中录取人数,一直很稳定,6字头。

到底,普高要扩招多少,才能维持当下的四六分流呢?这笔账,留给大家慢慢算。

我只能讲另一个事实,今年广州整体新增5.2万个学位,其中公办小学,扩招了个班,合计个娃,嗷嗷待哺。

11区升学压力,不尽相同

全市,是很难过。但广州11区,每个区的升学压力略不一样。

今天,我花了一天时间琢磨广州每个区的招生情况,有些小小的发现,在这里一起分享下。(备注:为方便对比,以下只讨论公办学校)

第一:这波今年读一年级的娃,大头在番禺、增城、黄埔三区,加起来8万5千人,真真是人多。

目前小一班人数,番禺>增城>黄埔>白云>天河>花都>越秀>海珠>南沙>荔湾>从化

1)扩班方面,增城最猛。一口气加了个班,其次是黄埔、番禺、天河,分别是个、个、个,这证明买房人多,刚需用脚投票。

与之相反,白云从化扩班最少,仅为20、37个,而花都不扩反缩,在娃数量巅峰之年,这种现象是需要警惕的。

2)体量方面,番禺最大,人数最多。一年级开班个,按45个人/班算,招收位小一学生,如果不是有几个巨无霸高中,真的hold不住。

其次是增城、黄埔、白云,分别是个班、个班、个班,合计有个娃、个娃、个娃。

按招生计划表,光公办一年级,有将近23万

的娃。En...去年普通高中学位是6.2万,瑟瑟发抖

即便扣除小部分非户籍,小部分高中学位增加...这些因素,这笔账还是算不过来啊,亲们。

第二:唉,不提高中,我们来看看理论上各区小升初的压力。

增城>番禺>黄埔>天河>南沙>越秀>海珠>白云>荔湾>从化>花都(假设班数同比例变化,杠就是你对)

今年,白云、增城扩班最猛,多个娃;其次是黄埔,花都、从化,多了左右。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黄埔区,尽管对比年,它扩班不是最多,但很多人不知道,年黄埔初中只招个班,两年时间,扩了60个班,多了个娃。

压力,最终还是会来到各区高中。

另外,扩班最少的是越秀、海珠,从中考的角度来说,反而更稳,学生少高中多,未来指标也多。

后面,我们来挨个过一下每个区的情况。

天河:直升只是一场梦

天河真的太不容易了,你敢想象,一个近班的小学吗?相当于常规学校的4倍。

所以,即便广州有多所学校预警,但天河跟其他区的预警概念,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今年,天河也增加了华康、员村、广中、中学的预警,换句话说,未来天河的直升梦,一定会被打破。

比如今年广中,招38个班,那它名下的小学,今年招了几个班?

华康8个+华阳30个+龙口西32个+长征2个+华附8个=80个班

今年中,招26个班,那它名下的小学,今年招了几个班?

华景23个+天府路20个+员村8个+石东1个+昌乐6个+华融4个=62个班

要怎么收编校区,直升的概率能剩下多少,我不懂算,大家来吧。

抛开热门学校不说,来看一张总表,今年天河公办小学招个班,公办初中招个班,按直升的理论,一锅一盖,天河是不是还欠家长

个班的初中学位

说说另一个侧面,即便是天河,今年也有0扩班的学校,大致可分三类。

一类村里的学校,生源数量比较稳定;

一类泰安、羊城花园这种较冷门的学校;

一类地段对口住户少,比如体育东海明,奶厂的灵秀。

下图有一个最核心的作用:如果你在他们附近,上不了对口,那有可能就是他们在等你统筹。

老三区:默默扩班,稳字当头

第一:越秀的情况,很稳。它也有扩班,但从未预警,默默扩班。

东风东路小学+2

东风西路小学+4

小北路小学+4

中星小学+4

...

现在越秀招生最多的学校就是小北路20个班;铁一17个班;东风东路16个班;东风西路16个班。

第二:荔湾区,对比去年,今年荔湾扩班最猛的是,康有为纪念小学+4、沙面小学(大坦沙校区)+4。

而沙面本部,芳村小学两所学校不扩反缩,对比了下两年的地段情况,沙面本部没有变化,芳村小学是剔除了部分社区。

今年招生计划最多的公办小学,分别是:

康有为纪念小学11个班

西关培正小学(凯粤湾校区)10个班

沙面小学(大坦沙校区)10个班

省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二小学部)10个班

第三:海珠几个预警小学,也都有扩班。

比如逸景第一小学(逸景校区)+3;宝玉直实验小学(光大校区)+2;金碧第一小学+3;大江苑小学+3等等。

具体有没有统筹的情况,要月底才好说,不过老三区的情况应该问题不大。

我也数了一下老三区今年没扩班的学校,像越秀,不多,就7个,分别是杨箕小学、中山三路小学、环市路小学、建设大马路小学、养正小学、朝天小学、大南路小学。

这个名单,也是需要注意的。某些程度上,反映接盘人数的变化。

至于初中的情况,比起天河的+差额,老三区明显压力小不少。其中,剔除花都、从化,全市就数荔湾压力最小。

越秀公办小一招个班,初一个,差额

荔湾公办小一招个班,初一个,差额

海珠公办小一招个班,初一个,差额

黄埔,急需初中补血

黄埔,以一己之力年年上热搜的区。肉眼可见,每年新开的学校数量,都蹭蹭地往上涨,特别是小学。

比如今年公办小学就开了个班,公办初中是个班,这中间的差额有。如果未来几年,初中建设速度也能排前列,那未来压力会小很多。

很难想象,玉泉今年光一年级就招了22个班,妥妥的巨无霸学校。

不过,黄埔也有0扩班的学校,也有三类;

一类学位本身充足,像云埔的绿地,龙湖;

一类扩无可扩,只能寄望分流,像东荟城;

一类是村里面/老宿舍楼对口的学校,人员比较稳定,不需扩班。

番禺的压力,肉眼可见

过一下番禺、南沙、白云的几个扩班学校吧。这几个区有个特点,就是冷热不均。有些学校,使劲扩,有些学校,等着学生来。

比如番禺的亚运城天峰,一口气加了8个班;番中附属、广大附也是加了6个班;

南沙的南沙小学、金隆小学,加了6个班,执信小学加了4个班,华师系、广外系都在扩...

南沙0扩班的学校,也有不少。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灵山岛,还是缺人。

白云比较出名的金广附,还是8个班,没地扩了,另外京溪小学、岭南新世界的华附,这两家就是白云的招生大户,一年级开班14、12个。

白云其实很神奇,整个白云有所公办小学,尽管之前预警了一页纸,但这次整个白云只有16所学校在扩班。

所以,预警是预了个寂寞吗

跟天河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们的初中情况,来一起说下,虽然像番禺白云,很多人有户口也选民办,但即便加上民办,这两个区的差额还是蛮大。

番禺公办小一招个班,初一个,差额

南沙公办小一招个班,初一个,差额

白云公办小一招个班,初一个,差额

增城压力,全市最大

增城,其实大部分学校,知名度较低,我还是列了上来,大家可以自己看。

招生计划最多的小学,是仙村镇中心小学,14个班;其次是荔城街中心小学(滨江校区)、增城区实验小学、增城中学附属小学、新塘镇甘泉小学、凤凰实验小学,都是12个班;

对比去年,荔城街中心小学(滨江校区)+8个班,仙村镇中心小学+6个班,拔得头筹。

像从化,花都这种内生型市场,你也可以从扩班情况,了解到当地热门片区。

比如花都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花都学校+6个班;花城街卢永根纪念小学+4个班;新华街第五小学宝华校区+3个班;

从化的河滨小学+4个班;西宁小学、雅居乐小学、流溪小学都是+3个班。

至于初中情况,也来盘点下:

增城公办小一招个班,初一个,差额

花都公办小一招个班,初一个,差额

从化公办小一招个班,初一个,差额

初中不比高中,真要建/扩,实现速度都相对较快,留给各区初中的时间,还有六年,不算很急,加油。

至于高中,就只能自求多福了,下周11区名额分配情况就要出来了,到时可以看看各区读高中的情况。

以上。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