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今年五一连休5天,这五一小长假选择出游的朋友不在少数,广州南站刷新4项客流历史纪录。而楼市方面,广州经历了两次调控后迎来了五月的首个黄金周,如今五一假期结束,楼市成绩单也随之出炉。按照往年的情况,不少购房者会趁着楼盘的五一营销活动,纷纷出手。这个假期不仅景点人从众,广州楼市也热闹非凡。01同比涨%五一假期广州新房成交创5年新高五一小长假(5月1日至5月5日)期间,广州五一楼市网签共计套。由于今年假期时间较长,总网签量超去年套,同比涨幅达%!为近五年来最高。从区域方面看来,常年霸占全市成交冠军的增城,这次也不例外,以套网签套数,仍高居全市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增城是全市11区唯一一个网签套数破三百的区域。其网签面积亦是跑在前面,达㎡。在本次假期中,一位不常出现在前三甲的面孔跃然纸上——花都以网签套的成绩,位居全市第二位。番禺不甘落伍,以套网签紧追其后,排在第三位。剩余区域中,还有破百的两位优秀选手:南沙、黄埔,两区分别成交了套、套。除此之外,还有海珠、荔湾、白云、从化、天河、越秀,各网签86套、68套、65套、19套、16套以及1套。为什么今年成交量会这么大?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认为,今年五一推货集中且量大,因此楼市表现优于去年。今年五一共有18个板块开盘或加推,整体去化率60%,去化率较去年五一理想(年五一去化率约为四成)。其中黄埔香雪、长岭居,南沙万顷沙三个板块去化率在80%以上;说明买家对热点区域的利好板块偏好集中。增城永和、石滩、新塘有较大体量项目入市推售,但由于区域内新盘众多,多盘“同台对垒”之下,各板块去化率普遍集中在40-50%之间,买家购置目标相对“分散”。此外,这个五月,广州预计25盘有推新动作。其中,开盘或加推项目达16个,开放营销中心/样板间项目则有10个,纯新盘扎堆亮相入市。02同比上涨超%政策限制不起作用,楼市又燥起来?与往年大不同的是,今年五一到来之前,广州楼市持续升级调控举措。4月2日,广州发布楼市调控新政,提出通过人才政策新购买的住房,限售年限从两年提高至三年。4月22日,《关于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生效,再次针对人才购房政策做出调整。《通知》规定,享受人才政策的购房者,必须提供购房之日前12个月在人才认定区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缴纳证明,且不得补缴。辖内九个区的二手房交易增值税的征免年限,从2年提升至5年。政策叠加之下,市场普遍认为,这将对部分借助人才名义,短线快进快出的炒房投机分子产生一定影响,增值税额度的提升,也打压了楼市的交易频次。来看看近几月的数据,可以窥知一二。据中原研究发展部数据所得,春节过后,2月广州新房网签套数为套,3月广州新房网签套数为套,4月广州新房网签套数为套。折算为日均数据,五一小长假的一手网签套数为.8套,不敌前3个月的日均超套的市场表现。这也意味着,调控效果已初见成效,今年五一假期楼市的成交表现没有达到预期,没有反转情节发生。究其原因至少有三:其一,开发商难以预测政策收紧会不会波及项目,因此只要拿到预售证就会马上推售。不少项目提前在4月已开卖,为“红五月”造势集中推售的情况没有发生。其二,市区项目预售证非常难拿,等待时间长且不明确。不少楼盘处于蓄客状态,甚至有些爆筹楼盘的销售劝说客户“去旅游”。其三,增城项目由于土地多,存量大,预售证正常批复,但同质化产品较多,这类项目普遍需要一段时间用于蓄客。因此,全新项目选择在五一亮相,但开盘项目甚少。03保持理智做好选择如果想在市区置业,但不想将就太差的居住品质,也不想承受过高的房价,如何买房?有意置业的购房者,不妨留意一下次热门板块的满5年、楼龄新的次新房。开发成熟,配套比较丰富,且有不少高性价比的带电梯的二手房,或者可以成为您的选择之一。另外,建议大家要买地段比较好,或者有学位,有地铁加持的小区,这样的小区的涨幅是比较高的。最后一点就是,大家千万不要胡乱地追涨,保持理智和独立判断。
|
------分隔线----------------------------
- 最新文章
-
- 广东迷宫村走红,道路纵横交错,进去容
- 五一广州楼市成交量飘红,同比大涨134
- 让你体验住高速感觉,增城新塘这个楼盘,设
- 广州中考放榜520分上普高央广网
- 广州市教育局明日起番禺区中小学幼儿园恢
- 日立家用电梯从化城市体验中心正式开幕日
- 暑假这样过,有爱,有趣,有收获
- 看稻田泡温泉,金黄秋天广州也有呀马上计
- 2018年广州入户政策变化大盘点,这几类
- 最新广州新增确诊4例,病例详情公布
- 适合暑假的乡野两日游,从化溪头村露营千
- 特色水果从化溪头村三华李预计6月大量成
- 梅花看腻了不如去从化溪头村看李花去吧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