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前言

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民族文化精华,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传统是因为它们对国人的思想、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指导意义,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根。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传统文化可以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识程度,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中国梦之本,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其中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年出版的《从化县志》中,提及了从化地区特有的过年习俗-掷彩门、上灯、舞狮等等。距离此书出版,已经过去26年,那么这些习俗流传至今,是否传承下来,有否创新。通过探究这些问题,我们将深入调查,从从化当地老城区入手,采访当地的居民,从而让大家认识到从化的新年习俗,以及从化这些年来新年传统习俗的变化。为了提倡文化的传承让这些特色的民俗文化可以与时代结合,得以焕发新的生机,我们小组展开了此次采访。

(采访视频)

年11月8号,早上9点,我们从学校出发,到从化的老城区进行采访。我们在府前路下车,沿着商业街寻找采访对象。路上的行人不少,有晨练完结伴而行的老人,有带着小朋友出门的妈妈,也有行色匆匆的行人。由于小队的各位同学们都是第一次外出采访,所以面对陌生人不知道如何开口采访。做好心理建设之后,我们对迎面走来的一个奶奶,提出想采访她几个问题的请求,但是,我们遇到了第一个阻碍——语言不通,奶奶说的是粤语,而我们小组用的是普通话,所以第一次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但是有了第一次的尝试,接下来的采访就顺利了许多,很快,我们就在一个店面前采访到了一个正在喝茶的阿姨,阿姨非常的热情,第一次采访完成的很顺利,为这次采访开了一个好头。

沿着人行道,我们走到了河滨广场,许多老人家在公园里晨练,这是我们采访从化过年传统习俗的好机会,但是我们陆陆续续问了几位,大家都不太愿意接受采访,这让我们觉得有点受挫。而我们的选题是没有实质性的建筑或者物品可以参考的,必须经过采访才能得到采访结果,所以稍作休整之后,我们决定调整计划——对于不愿意出境接受采访的人我们会发一份调查问卷,而对于愿意接受采访的人则将采访做好做精。兵分两路之后效率提高不少,再我们的努力下,愿意接受采访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也多了起来。

由于环境比较嘈杂,有一部分视频我们并没有剪入最后的采访视频中,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得知,从化过年期间,已经与其他地区无太大差别,一些特有的民俗习惯、特色小吃也愈来愈少。一位老爷爷跟我们说,‘现在与儿女分居,每天也就是与老伴一起到广场走走,很多习俗都已流失,我们年纪大了,年轻人又不愿意学这些,慢慢的也就不过了,年味也越来越淡了。像舞狮,年轻一辈的人以及不爱看了,更别说去学了。’作为采访者的我,看到了老人眼里的落寞与惋惜。从我们采访的同龄人来看,很多人以及不知道当地过年有什么习俗了,对于过年的记忆也就是吃的好一点,打游戏打球的人多一点,当问到他们愿不愿意去学习从化的舞狮,得到的答案却是‘不愿意,因为我要练球’。

时代的飞速发展,使我们越来越难静下心来去感受这些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温度,传统节日到现在,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只是多了一个假期。有多少人还记得,我们的传统节日不止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还有二月十二的花朝节、三月三的上巳节、清明前的寒食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更别说这些节日的习俗了。我们不仅仅要过节,更要传承节,这份文化传承了几千年,不能到我们这断了代,文化是有温度的,我们要记住这份来自历史长河的温度,把这份温度,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民俗文化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是岁月积淀和地方因素形成的产物。它使得一个民族有特点有特色,同时也增加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地区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每个地方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从化有从化温泉传说、添丁上灯习俗、从化麒麟舞、从化猫头狮、掷彩门等。

在此次采访中,我们对当地各年龄阶段的居民都进行了采访,同时也做了问卷调查。这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对从化过年习俗的看法,以及了解到从化这些年过年期间的习俗变化和在过年中对某个习俗的深刻印象。热心的居民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有关舞狮、上灯、掷彩门的习俗。但这其中对这些特别了解的大多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多数年轻人对当地习俗并不是特别了解,也不感兴趣,当问及是否有意愿传承民俗文化时,一般答案都是否。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做好传承发展。作为华夏儿女,中国的年轻的一代应当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成为我国打造强大文化软实力的中坚力量,使中华文化在时代发展潮流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此,呼吁从化的年轻人一起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所以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我们应“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去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组成员

黄琬淇彭芷期蓝芳菲邹金

问卷制作

彭芷期

采访

蓝芳菲

摄影

黄琬淇

视频剪辑

黄琬淇

文字

彭芷期蓝芳菲邹金

版面

黄琬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