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7-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下半年,因为工作调动的关系,我来到南方一座小城市生活。从上海总部来到工厂的我,一开始有一些不适应,工厂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的一个开发区,小镇的生活简单且有一点艰苦。

这里没有共享单车,也没有出租车,没有全家,也没有如家。有的是5元起步的摩的,你坐过摩的吗?:)

当时的我,感觉在这样的环境生活,简直难以想象,现在的我回头来看,才发现只用在这里体验一年,便已经是最大的幸运。毕竟没有尽头的等待,才最为痛苦。

1、工厂

这是一家生产鸡精的工厂,主体厂房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相对来说比较古老。工厂里的工人大多是本地的村民,说一些从化腔的粤语,基本上都会广普,听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只要不是急着处理工作。

有的时候机器出故障了,需要等待,我就会和他们闲聊。我说我也会粤语,而且感觉粤语很有意思,比如广东话管老爸叫老豆,管弟弟叫细佬,他们听完总是会哈哈一乐。

来了广东,才知道每一个男青年都是靓仔。至于女青年嘛,当然是靓女,可能是工厂的女青年不多,我倒是没怎么听到有人管女同事叫靓女。不过也有一些熟的同事喜欢叫我叼毛、菜狗……

工厂的自然环境还可以,有一点山青水秀的感觉,蓝天白云的日子有不少,周边的绿化也不错。当然,工厂内部的照片就不放了哈,毕竟涉及到商业机密,就是一个颇有年代感的工厂。

2、食堂

工厂的食堂口味比较广式,清淡,每周都有白切鸡、烧鸭、菜心这样的典型粤菜。不过大部分时候还是比较简单的,管饱是第一位,毕竟在这里吃饭是免费的。

当时我和一个同事,有时候做完一些体力活,就会特别饿,所以打饭的时候会把餐盘堆的满满的,时间久了周围的同事都叫我们米饭兄弟。打菜的师傅知道我饭量大,每次打菜都会能多给就多给,有时候烧鸭、西兰花吃完了还可以再去打一点。

基本上每顿午饭都有水果可以拿。

工厂的作息是一天两班,7点半到7点半。有时候下班晚了,也会在工厂吃个7点半的晚饭。按照规律排个序,午饭是最好的,晚饭次之,宵夜最差……宵夜就是夜里12点上夜班的同志们吃的中饭。原因嘛,你懂的。

作为工厂管理层,有时候中午开会晚了,还是有豪华盒饭可以吃的,杏鲍菇还挺美味的。

到我在的后期,食堂饭菜进一步改善,开始提供蒸饭,每天限量。果然蒸出来的米饭更好吃,菜也更香。

3、吃住行

我当时住的地方条件还不错,是一个酒店式公寓,按照六线城市的物价,也算是便宜。

这就是我住的地方,房间挺大,有卫生间有阳台。

小镇上吃的店不太多,全家、7-11这样的便利店是没有的,沙县小吃和木桶饭大概是平均水平。

这大概是开发区唯一一家糕饼店。

肯德基和毛家饭店代表了这里的最高水平,毛家饭店的红烧肉我非常喜欢。

有一家炸酱面也还不错,10元这么一大盘,可以选择2元加个煎蛋。

平时没事去健身房练一练,健身房这装修也是古色古香……

开发区门口有一所大学,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我和同事偶尔会来这里打球。华软是一所二本学校,02年建立的,还挺新的。

一开始,这里是没有地铁的,我得和这些华软的学生一起等30分钟左右一趟的大巴车去市区。

半年之后地铁开通,从此去市区只用1个多小时……不过有地铁就已经是大大改善了,而且地铁很新。周末的时候,如果不加班,我会坐地铁到市区和朋友吃个饭,聊聊天,感觉是难得的放松。有时候也会一个人跑到市区,只为吃一碗地道的烧鸭饭。

在从化的时间现在想来挺短,当然觉得挺漫长。我觉得这段经历,最大的意义在于体验过工厂的生活,毕竟工厂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正是工业革命带动了早期农业社会的进步,在现如今,制造业也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重要经济基础,繁荣的金融业离不开广泛的制造业。以后如果想起来了,再写写其他故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